漫谈:浮世芳华 翡翠的前世今生(下)

晚清时期对于翡翠的属性强调其归附于玉,也可以从一些日常翡翠的设计中看到,比如晚清时期风行一时的环璧式耳钳,就是以礼器中的玉璧为灵感的首饰设计。,但无论如何,这种感觉都是轻盈诱人的,每个人都充分利用了翡翠,包括被认为品位较低的“光片”,也可以搭配电气石和其他精致的花朵发夹。

晚清首都博物馆收藏的戒指鼻翡翠耳夹(对)

德龄在其撰写的清宫回忆录中提到慈禧认为翡翠比较适合年轻女子佩带,年纪大的人佩带翡翠反而可能将皮肤衬得更老。估且不论其回忆录真实性成分的多寡,至少这种观点在她所处的年代应是成立的,因为从晚清到民国时期,所有达官显贵都热衷于佩戴翡翠。

清晚期 中国贵妇像 香港艺术馆藏

香港艺术馆收藏的一张佚名的晚清油画,画中是一位蓝衣女子头上插着翡翠耳挖簪子,耳戴连环式翡翠镶金点翠耳钳,衣襟上的珍珠坠子也镶以翡翠,手上戴着一副翡翠手镯。这个女子的形象,至少代表了画师在内的许多人彼时对于美的想象,就像荷兰画家维米尔那张著名的《绘画艺术》,十分强烈的广告插图的意味,画中的人穿什么,插戴了什么首饰,都是精心摆设的结果,其目的只是告诉你,什么是最时髦的。

清 翡翠镂空双钱鱼纹簪 故宫博物院藏

清 翡翠镯 故宫博物院藏

尽管民国时期上流社会对于翡翠的钟爱依然故我,但从十九世纪晚期到二十世纪初期,从Art Nouveau(新艺术运动)到Art Deco艺术风格在西方的延续,东方的玉作为异元素的部分,是不可忽视的。

清 金镶珠翠耳环(一对) 故宫博物院藏

特别是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当时不仅是中国人喜欢包括翡翠在内的玉首饰,西方人也喜欢,甚至可以说,在今天,相关玉的设计思路很多时候并非真正的中式,而是当时异元素的回流再造,区别在于今天大家将之当成传统,而彼时佩戴这样的翡翠是一种时尚。

一九四三年陈进绘《合奏》

画家陈进的《合奏》(绘于一九三四年),画中是两个打扮入时的女子,她们身穿旗袍,一个截发,一个挽髻,分别都佩戴了Art Deco风格的翡翠首饰,两套首饰都带有明显的几何元素,翡翠在材质搭配上更多与钻石等西方人喜欢的珠宝组合。

一九四三年陈进绘《合奏》局部

Art Deco的精髓不是古典,而是工业革命后新兴的社会势力,对于古今包括周边的艺术的重塑,它想要的是摩登,是立足于世界的欣欣向荣的气质,在这一波的艺术运动中,民国所受到的影响不可谓不深入。但也因为异元素的部分,使得民国人找到了一种可以兼跨民族与世界的途径,尽管这种途径出现的既偶然又被动,但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翡翠的表达形式。

一九四三年《VOUGE》杂志中的黄慧兰 Horst P Horst摄

说到民国的翡翠收藏,就不能不提黄蕙兰,作为巨富之女、外交官夫人和社交名媛,她对于翡翠的喜好,也代表着流行的风向标。她在回忆录中提到民国的上海首富犹太人维克多·沙逊爵士,她自认并不喜欢此人,认为他为人粗鲁不绅士,但两人的唯一共同爱好就是翡翠收藏,甚至有过斗玉的往事,为此她付了一笔巨款购买了一块清代翡翠把维克多·沙逊比下去了。不过他们更乐意将自己的翡翠交给像卡地亚这样的珠宝商制做首饰,而不是中国传统的玉匠。包括她的这块价值不菲的翡翠,后来也是交给卡地亚,与一颗钻石合镶成了一副项链。黄蕙兰的这种选择,正是民国时尚的写照,就像《VOGUE》杂志在一九四三年刊登的她的一张照片,她身穿一件刺绣了百子嬉春的双襟旗袍,穿着银色的鱼嘴鞋,头上有翡翠别针,耳上是翡翠耳环,脖子上是双层翡翠珠链,以及两副翡翠手镯,头饰别针与耳环都是搭配钻石的,整个人显得雍容华贵,中西合璧。

一九四三年西班牙画家所做的黄慧兰肖像,画中的黄慧兰佩戴着她标志性的双层翡翠珠链,手持翡翠玉佛

黄蕙兰所佩戴的这种翡翠珠链,大概是当时的「爆款」,十分常见,而这些珠子很可能多是从晚清时代的朝珠上拆下来的,这些朝珠本来是男子的佩饰,到了民国却颠倒乾坤地成了女士们的最爱。翡翠在珠宝界,迄今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姆季瓦尼翡翠珠链,这串珠链来历不明,多被认为是一九一二年清亡后从宫中流出之物。一九三三年,美国名媛芭芭拉·赫顿(零售业巨子弗兰克·温菲尔德·伍尔沃思的外孙女),嫁给了格鲁吉亚的姆季瓦尼家族的亚历克斯王子,她的父亲向卡地亚订做了这串翡翠珠链作为新婚礼物。

一九三三年卡地亚设计的姆季瓦尼翡翠珠链

卡地亚为项链搭配了一个红宝石与钻石的搭扣,芭芭拉在同年的生日派对上正式佩戴了这串翡翠珠链。然而人的感情远比珠宝的质地脆弱,这场婚姻仅维持了三年就终结了,芭芭拉在几年后不知出于何种缘由,将这串翡翠珠链送给了自己的好友路易莎·冯·艾林,凑巧的是路易莎后来也嫁进了姆季瓦尼家族,这串珠链成了姆季瓦尼家族的珍藏,因此得名。一九八九年,这串珠链首次出现在苏富比的拍卖现场,并拍出了两百万美元的天价,成了全球拍卖最高成交价的翡翠首饰。接着在一九九四年,姆季瓦尼翡翠珠链再次被拍卖,成交价翻了一倍有余。而到了二〇一四年,这条由二十七颗老坑翡翠珠子串成的项链拍卖成交价达到了两千七百四十四万美元,再次刷新了翡翠首饰的拍卖纪录—他的拍得者正是这串项链的设计者,卡地亚。

清 翡翠雕葫芦纹镶金别针 故宫博物院藏

事实上姆季瓦尼翡翠珠链可以拍出如此高的拍卖价,自然与珠宝背后的名人效应有关,毕竟真从翡翠的质地来看,它不会是唯一值此高价的,所以珠宝的背后,多少反映了家国天下的盛衰荣辱。一枝一叶总关情,珠宝之所以迷人,除了本身的风华,还有人在其中成就的故事,正如翡翠的传奇—相比于肉身的朽败,它在时光中完成了永恒。


原文作者:洛梅笙

原文来源:《紫禁城》2018年5月刊《浮世芳华 翡翠的前世今生》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紫禁城》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

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本段 翡翠 珠链 季瓦尼 FAQ说明==


翡翠:翡翠(jadeite), 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在古代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美丽,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寸开泰撰写的《腾越乡土志》记载:“ 腾为萃数,玉工满千,制为器皿,发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发往粤东、上海、闽、浙、京都。至清末民初,仅腾冲城内即有翡翠作坊百余家,玉雕工匠三千余人,所琢“器皿发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发往粤东、上海、闽、浙、京都《寸开泰《腾越乡土志》产翡翠的缅甸勐拱、密支那一带,距我国云南边境只有150公里。在明朝万历年间,此地曾属永昌府(今云南省保山市)管辖。由于历史的原因,被称为"东方瑰宝"的翡翠经云南腾冲、瑞丽等边城输入我国,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珠链:珠链,又名波仔链,波子链,形状如球形而得此名。珠链按材质分为铁珠链,铜珠链,不锈钢珠链,铝珠链,塑料珠链;按形状分为球形珠链,长短珠链,米珠链,旦间珠链。

关于翡翠 珠链 季瓦尼 网友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