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俗语/行话

今天,我想介绍一些翡翠的俗语/行话,以及翡翠对这些基本知识的介绍。

翡:指翡翠中的红色部分。呈红色的原因有两种,一是原生翡翠矿石中含有微量的锰,这种翡翠一般呈现紫红色;另一种是由于翡翠原石在风化过程中,其中所含的铁被氧化沉积在翡翠的裂缝中,从而使翡翠呈红色。

翡翠基础知识——翡翠的俗语/行话

翠:指翡翠中的绿色部分。绿颜色是由于含有微量铬、铁元素所致。

福禄寿:也有叫:“桃园三结义”。指一件翡翠的原料或成品上同时出现红、绿、紫或蓝三色,具有这一特征的翡翠罕见,深受行家喜爱。也因此,造假特别多,要谨慎选择。

翡翠基础知识——翡翠的俗语/行话

椿:指翡翠中的蓝紫色部分。又称紫罗兰,是较受人们欢迎的颜色品种。

癣(黑斑):癣:指存在于翡翠的绿色之中,形如斑点或条带等形态的黑色杂斑。按其形态、颜色、分布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可分为黑点、黑丝、黑带等类型。主要是由于翡翠中含碳或磁铁矿所致。

翡翠基础知识——翡翠的俗语/行话

照映:指翡翠中绿色和水之间的相互印染关系。照映晶莹的为“灵”,反之为“死”。

翠性:又称苍蝇翅,指光从硬玉矿物的解理面反射而产生的丝绢状闪光效应。翡翠组成矿物颗粒越大,翠性也就表现越明显。

地(底):指翡翠的质地,主要由结构、透明度和含杂质的情况决定。这里划重点,常见翡翠地(底)的品种以后会慢慢介绍给大家的。

石花:指翡翠中密集堆积在一起的透明度差的纤维状的白色斑块,存在于翡翠绿色或其他颜色之中的星散状、棉絮花、团状“白花”。其中较硬和较死的叫“石脑”,较软的叫“棉花”。

另,石花与翡翠的“翠性”有一定联系:翠性大和表现明显时,石花也表现明显;翠性表现不明显时,石花也就不明显,或隐而不漏。当翡翠存在明显石花的时候,容易对绿色产生严重影响。

翡翠基础知识——翡翠的俗语/行话

翡翠基础知识——翡翠的俗语/行话

皮壳:按皮壳的颜色差异,可将籽料的外皮分为白皮、黄皮、褐皮、红皮、灰皮、黑皮等。按质量不同,可分为粗皮、砂皮、细皮。对翡翠外皮的划分,不同的学者所采用的标准不同,所以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后期再给大家详解。

绺:指翡翠中的裂纹和裂痕。许多是由地壳运动引起的,也有部分是由于开采、搬运、加工和佩戴等过程中造成的。它是天然翡翠中比较严重的缺陷之一。工艺美术界根据绺的大小、裂开的成都、形态特点、展布方向、颜色等方面的差异,对其进行的不同的命名,后期详细赘述。

门子:指翡翠籽料交易时,一般在外皮上开的天窗。用来向买家展示其内部的颜色与质地。许多门子都是经过认真研究后确定开的,向人展示的应该是原料最好的部位,当然也有很多故意造假引人上当的门子。

坑: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起源于开采的矿坑,有的文献中将其说成是表示翡翠在地下埋藏的时间,久的称老坑,新的称新坑。老坑翡翠质量较好,新坑翡翠质量较差。这种说法实际上不科学,如何科学表述有待探索。

A货、B货、C货和B+C货:

A货:指除机械加工,没有经过其他任何物理、化学处理,颜色、结构均保持天然,没有外来的物质加入翡翠。

B货:指一些带有颜色,但质地差、不透明、富含杂质的翡翠用强酸处理,溶出杂质后,再用树脂等物质填充而形成的翡翠,即为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

C货:指翡翠颜色为人工染色的翡翠,即为染色(炝色)翡翠。

B+C货:指既经强酸溶解、外来充填物,而颜色又是人工染色的翡翠。

看完本文,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