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非物质文化

本期导读

翡翠从发现至今,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用更先进、更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即使有一天,人类可以清楚地判断翡翠是好是坏,是多少,翡翠产业由于其罕见的美丽仍然是朝阳产业。

今天,我们带你在翡翠的发现、开采和加工过程中,在云南从事翡翠行业的先民在很长的时间中创造和传播的用于描述翡翠的专用术语和相对应的解释。比如,称翡翠原石为毛料;用松花、绺裂等来描述翡翠原石的特征;用种、水、色、工来评价翡翠。同时他们也创造了很多传统玉雕纹饰的名称。

这些术语并不是科学和准确的,但是它们已经被使用了上百年,而且也是中国非物质文化的一种体现。

中华玉文化源远流长、深沉而凝重,在距今约八千年的中国北方红山文化出土的玉器,代表了北方各民族对玉的理解、崇敬、加工技艺和玉文化的源头。而在南方,以浙江河姆渡文化为代表的出土玉器,反映了距今约六千年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先民对玉的认识和使用。几千年来,玉这种大自然赠予人类的礼物在中华各民族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原始社会,玉作为一种使用、挑选、认识而最后认定的精密的工具,逐渐形成装饰用的玉,而中国字中,玉不是很形象地说明是大王挂在腰间的那一块石头吗?

古时玉和王都是通用的,到了奴隶制社会,玉成了领主,奴隶主用来沟通人与神的神秘祭器和礼器,苍壁礼天,黄琮礼地的理念,更平添了玉的神秘感。而到了封建社会,玉又作为皇帝、王侯、将相的专用器物,而且不同等级使用不同的物件,更使玉这天赐神物在中国人心中产生了神秘感、敬畏感和崇敬感。

总之,玉与中国历史文化的发展密不可分,根据玉的物质组份分析、研究,玉形成的地质条件、形成机理,对玉的质地、颜色、绺裂的分布、表皮砂皮的形成机理等等的科学分析,并用现代科学的研究来科学分类、命名更少见诸于古籍,这与中国人这么喜欢玉、崇拜玉、以拥有一块好玉为终身荣幸、以玉比德、以玉之德来要求自己等文化现象是极不相称的。

事实上,在人类科学技术发展的进程中,都大同小异地走过一条认识——实践——再认识的逐步从不科学到逐渐形成一套较完整的科学理论的过程。

作为中国人最敬重的白玉和翡翠,人们最早认识的是白玉,即通称的和田玉,直到明代晚期翡翠才普遍为国人所认识并且在清代盛行,但对和田玉和翡翠的科学研究很少,见诸于记录和科学论著也只是近百年的事情。

那么在这些美玉从发现和开采、加工、相玉、雕琢和佩戴方面,中国的先人又是如何进行的呢?笔者仅就自己多年研究翡翠的心得,认为在翡翠文化中,有许多属于非物质文化现象的东西,大胆提出,向同行请教。

关于翡翠的命名

明代晚期,由于明王朝出于巩固边境的需要,将山西、浙江一带大批军人调派到云南,随着地方恢复平静,军人解甲归田,与当地人结亲生子,逐渐繁衍,这些军人中许多是工匠出身,利用云南丰富资源制作银、铜、铁器,赶着马帮翻过野人山到雾露河一带出售,并且因要称驮将当地捡到的好看石头驮回,经过钢丝加砂切开后见外红内绿,看似云南腾冲一带水边常见的翡翠鸟,因之将这种石头也称之为翡翠,因此,在所有宝石中唯有翡翠这种玉石从羽旁,而非玉或者是石旁。这是云南人的一大发明。

翡翠的开采

翡翠的山料开采有一种引水冲砂办法,是挖玉石人因地制宜利用山坡高差和水利资源丰富而创造的一种开采方法。至于水石开采则利用冬季水浅而清时,下河摸捞,据说这种方法在翡翠发现之初很有效。

翡翠毛料的鉴定

挖到的和水中捞到的毛石如何鉴定是否属于翡翠?开初是凭经验,后来发展到对水石用一块铁皮放在石头上,将石头对着太阳,通过铁皮与石头相接触的另一面看阳光透到石头后,进去的亮度(透度)和颜色变化来断定翡翠毛料的好坏。而对于半山半水石等有砂皮的料则通过不同的砂发、颜色、硬度、粗细等来确定一块石头的好坏,并在实践中总结出一套不科学,但却很适用的“理论”而对黑皮料、乌砂料则先用铁刷子刷,再在灯光或者阳光下找出有色的迹象,这也算是一种从经验到理论的升华,它不怎么科学,可是非常适用。

翡翠的擦口

在缅甸翡翠产区和云南腾冲一带,有许多专门靠帮人将翡翠中有色、种好的部位擦出口子(或者叫开窗子)的师傅,经他们擦出的口子,多一分少一分都不可以,别人要在同一块料上找到另一处比原来擦的口子更好的也不可能,这是一项祖辈一代代相传的技艺,当然他们也是有许许多多的应该是科学的找好口子的方法和技艺,但却是家族代代相传,密不告人。

关于翡翠从毛料到成品一系列的名称叫法

翡翠的科学论述以前极少,文字出现约为1847年,而在之前,翡翠早已成为畅销中国的玉石,而对翡翠毛料名称的叫法、砂皮的称谓、场口的命名、关于翡翠质地的描述、颜色的分类和描述、制成品的分类、翡翠雕件上许多包罗万象的中华文化的写照的描述等,在没有科学的定义取代或者即使有也取代不了的民间公认说法上都凝聚了许多翡翠界前人的智慧。例如:种、水、色、工、皮、雾、玻璃种、俏色、寒种(或者行种)、寒色(寒色)、老龙种、豆种、春花色、以及上海工、北京工......都不一定科学,但是却很适用,因为它们已经在翡翠界约定俗成,这种带有云南本土的叫法已经成为不科学的科学了,也是非物质文化现象吧!

赌石

赌石本身就是翡翠文化中一种怪像,正因为目前还没有一种仪器能准确测出哪块毛料中有翠,翠的好坏、绺裂如何?终于便产生了赌石这种文化现象,但如果认真研究,还是有许多科学现象在赌石外皮上的,只要认真研究,总是能找出一些规律,这不过是纸上谈兵,实际是很难的。旧时赌石和买毛料时,常是买卖双方在袖子里相互掐手指来讨价还价,这也不能不说说是一种非物质文化现象。

总之,翡翠从发现到今天,仍有许多未解之谜等待我们用更先进更科学的方法去探索,即使有一天人类能一目了然断定翡翠的好坏、多少,由于稀少的美丽不可多得,翡翠行业仍然是一个朝阳产业。

==本段 翡翠 科学 文化 FAQ说明==


翡翠:翡翠(jadeite), 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在古代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美丽,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寸开泰撰写的《腾越乡土志》记载:“ 腾为萃数,玉工满千,制为器皿,发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发往粤东、上海、闽、浙、京都。至清末民初,仅腾冲城内即有翡翠作坊百余家,玉雕工匠三千余人,所琢“器皿发售滇垣各行省上品良玉,多发往粤东、上海、闽、浙、京都《寸开泰《腾越乡土志》产翡翠的缅甸勐拱、密支那一带,距我国云南边境只有150公里。在明朝万历年间,此地曾属永昌府(今云南省保山市)管辖。由于历史的原因,被称为"东方瑰宝"的翡翠经云南腾冲、瑞丽等边城输入我国,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

科学:科学,分科而学的意思,后指将各种 知识通过 细化 分类(如数学、物理、 化学等)研究,形成逐渐完整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发现发明创造实践的学问,它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 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的 总称。 科学是一个 建立在可 检验的 解释和对 客观事物的 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 有序的知识的系统。在一个旧的,密切相关的 意思,“科学”还指可合理解释,并可靠地应用型知识的主体本身。科学的专业从业者习惯上被称为科学家。自 古典时代,科学作为一种知识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理念。科学的 方法奠定了基础,强调实验数据及其 结果的 重现性。在 西方世界在近代早期的话:“科学”和“ 自然哲学“有时可以互换使用。在西方世界直到17世纪,自然哲学(自然科学)被认为是 哲学的一个独立的科学分支,与 唯物同源。然而,“科学”还继续使用在广义上表示可靠,可教的知识的一个话题,反映在现代术语如图书馆学和计算机科学。

文化:文化,天地万物(包括人)的信息的产生融汇渗透(的过程)。 文化(culture)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