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内在特征各论 翡翠的地子

亚单位

1的基本概念。亚单位的定义

地子,也叫“底子”“底帐”,简称“地”或“底”。地子是翡翠玉肉中的一个构成部位,它与“色”(或“花”)一起构成了翡翠的肉。地子与色都属于空间区位名称,具有“石域”属性,与“地域”“区域”的概念基本相似,因而可将地子视为一种域名。(不能将“种”与“地子”相混淆,两者属性不同,“种”具有品质属性,“地子”具有区位属性。)

如果将一块翡翠比喻为一块庄稼地的话,那么,耕地就是翡翠的“地子”,而耕地上的庄稼就是翡翠的“色”。或比方说,一块翡翠好比是一张画,画纸是翡翠的“底”(地子),纸上的画则是翡翠的“色”“花”。

通过这些形象比喻就可以给地子下个定义:地子是翡翠玉肉构成中的一个基础部位,除色(花)以外的部位即可称为地子。

地子也可称为“底帐”。“帐”指的是“帷帐”“帐幕”的帐。《史记·孝文本纪》有“衣不得曳地,帷帐不得文绣,以示敦朴”的记载,是说,衣不可长到拖在地上,帷帐上不要绣花。这也说明,在古代,讲究的帐子是要绣花的,叫做绣花帐。古代玉人由此引申,将帐子(帷帐)比喻为翡翠的“底帐”(地子),而将帐子上的花绣比喻为翡翠的色。由此可见,“底帐”是不能写成“底障”或“地张”的,因为“张”“障”都不是具体的形象物,与地子的含义不符合,它们之间没有可比喻性。

二、地子命名的基本原则

翡翠的地子具有多种特征,主要有种质特征、水头特征、形象特征以及颜色特征等。这就是说,不同翡翠的地子特征可以通过其种质的不同、水头的不同、颜色的不同以及形象特征的不同反映出来。而地子的好坏也是通过这些特征体现的。缅甸翡翠之所以千姿百态、千变万化,就是因为其地子的特征千差万别而又复杂多变。而且地子的好、坏对于翡翠的整体品质影响很大。因而在翡翠交易中需要对地子进行仔细的观察和研究,并作出准确判断。与此同时,还应该对翡翠的地子名称有一个准确的认定。

地子的名称不仅要反映地子的主要特征,而且还要体现地子的品质。对地子的命名,通常是以地子中的某个最主要特征来命名,尽管这地子可能会有很多种特征。由于在地子的诸多特征中,种质

特征是最为重要的,它直接影响到翡翠的品质。因此,地子的命名,一般多采取种质优先的原则,以水头命名为次,但如果水头特征特别突出的话,那就要用水头来给地子命名。

用种质命名时,要将“种”字省略掉,比如说“冰种的地子”可说成“冰地”,实践中,地子的名称采用种质冠名的例子是很多的。

采用形象特征给地子命名也很普遍,这是用一些与地子的形象特征相似的对应物来比喻命名的,比如“稀饭底”“蜡烛底”“豆渣底”……就是以地子的形象特征命名的。

颜色一般是与其它特征一起参与地子命名的,譬如说“白沙地”“紫水地”,而单纯用颜色给地子命名也有,但不多。因为单从颜色来讲,它没有具体的形象概念,不能直接反映地子的内在特性。

比如说“白地”“紫地”“灰地”这样的名称,虽然也可以用,但在概念上显得不够完整,它未能反映出地子的品质来,最好与其它特征结合起来命名。不过某些有颜色的东西、物件也可用来给地子命名,比如说“芙蓉地”“苘底”这样的名称虽然也有色

彩概念,但所反映的主要还是形象概念,是一种形象比喻的表述方法。

一件翡翠可能会出现多种地子类型,不同部位的地子可能不同,但命名时只需以主要部位的地子命名即可。

总之,不管用什么方法给地子命名,基本上都离不开“形象”二字,通常是根据各自的理解和习惯,用一些形象物去比喻命名。因而在翡翠术语中,地子的名称既多而又复杂,甚至是“五花八门”。

其实,有些名称是会“殊途同归”的,只要这些名称能够准确反映地子的特征,让人听得懂和理解就成。因此,对于地子的名称不必死记硬背,只要会意和理解就行。如果有一天你找到了一种新的形象

物,能够更准确地比喻某种地子的特征,那么一个新的翡翠术语也许就会从此诞生。

地子的命名及分类特征

常见的地子名称大体可以归类为以下几个类型(用“地”字或“底”字,以顺口为原则)。

一、以种质特征给地子命名

大多数地子都可以用种质名称来予以冠名,这样就可以将翡翠地子的品质直观地反映出来,这是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种命名方式。命名时只要将其中的“种”字去掉即可。通过“种”的特征就能反映出“地子”的基本特性来。由于前面已经对翡翠的“种”有过论述,因此,对于这一类的地子名称就无须再过多叙述了。下列是一些与“种”有关的地子名称:

玻璃地:是指地子的种为玻璃种(图4-2-1)。

冰底:底帐为冰种者即是,冰底中通常会有少量的棉渣,这可与玻璃底相区别(图4-2-2、-3)。

塑胶底:塑胶种的底帐,即称为塑胶底(图4-2-4)。

糯底:底帐为糯种者即为糯底翡翠(图4-2-5、-6、-7)。

豆底:底帐为豆种者即为豆底翡翠(图4-2-8)。肉细者可称为细豆底(4-2-9)。

还有如蛋清地、玛瑙地、糯化底、细糯底、芋头底、细砂底、冰豆底……都属于以种质命名的地子名称。这些地子的特征可参见翡翠的种章节中的相关图片,其中所说的种,实际就是指地子的种。

图4-2-1:玻璃地玉料

图4-2-2:冰底翡翠料,有少量棉渣,这是冰地中常有的,只要能让开,倒也无妨。

图4-2-3:冰底翡翠玉料,局部有丝状棉。

图4-2-4:树胶种的底帐,简称树胶底。其特点是地子很干净,有油腻感,基本上看不到棉。

图4-2-5:色花糯底翡翠,地子为糯种。肉质细腻,水头好。

图4-2-6:糯化底翡翠。肉质细腻,种、水好。

图4-2-7:地子为糯种的翡翠,故称糖底。肉质细腻,水头好。

图4-2-8:豆底翡翠,地子的矿物颗粒粗大如豆。

图4-2-9:细豆底翡翠,地子颜色为豆青色,肉细,但种不够老,属细豆底。

二、以水头特征给地子命名

用水头对地子进行表述也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在地子的名称中也就有了带“水”字的术语。凡是带“水”的地子名称都是指非常通透、水头非常足的翡翠,如图4-2-10是蓝水,也可以叫田蓝。凡水头不足者,则不可以“水”字冠名。

图4-2-10:蓝水翡翠挂件

水地:是指水头很足、入水很深,通透、清澈如水的地子。它与塑胶地或冰底有一些相似,但是却没有后两者形象、直白。由于“水地”的涵盖面比较广,因此,这个名称现在一般不单独使用了。水地如果带有一些色调,那就在“水地”前面冠以颜色的名称,或冠以相应的形象物名称。如:

茴水地:苘(音同情)是指一种形象物,是“苘麻”的简称,其颜色多呈灰绿色、青灰色。由于苘麻的外观、色调与翡翠的一些特征有相似可比之处,因此,行家通常喜欢选用“肯”字来参与表述翡翠的地子特征。“苘水地”就是指略显尚麻的色调、水头很好的地子,但不如纯的“水地”通透。

灰水地:地子的水头好,但颜色偏灰,这是因表生地质作用中,硬玉晶隙被次生的柯绿泥石充填所致。灰水地与淡色调的“猫尿地”有些相似,这是由于两者在成因上大体一致。

紫水地:是指颜色呈淡紫色、淡粉紫色、水头很好的地子。一般来讲,紫色翡翠的水头都比较差,俗话说“十莼(紫)九木”。因而能够称得上“紫水地”的紫色翡翠少之又少。紫水地的紫色一般都比较淡只不过是水地中略微显一点淡紫色而已。如果颜色稍深,则可称之为冰紫翡翠(图4-2-11)。

图4-2-11:紫水地。水头非常足,种很老。可称为冰紫翡翠。

浑水地:水头一般,地子显浑浊状,如同浑水一般。

清水地:地子的水头十足,有一种清澈见底的感觉。在实践中,有些以“水”命名的地子名称,有时可将其中的“地”字或“底”字去掉。例如,“苘水地”可以称为“苘水”。橄榄水、芙蓉水、铁化水、玻璃水等等都属于这种类型的地子。

“橄榄水”“芙蓉水”是指地子的水头比较足,并显现出一种橄榄色调或芙蓉色调。

铁化水:是指翡翠的地子不仅水头很足(但不如玻璃水那样通透),无渣,无棉,通常叫做“化肉化水”。这也是对地子非常坚硬、非常铁实的一种表述(图4-2-12)。

以“水”冠名的地子术语还有很多,但在含义上常与其它某一些地子术语有雷同之处。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三、以形象特征给地子命名

采用具体的形象物来比喻翡翠的地子而予以命名,是行内最惯用的方法。这些名称反映了地子的形态、形象特征或颜色特征,能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容易被大家理解和接受。因此,在实践中普遍

被采用,主要有:

苘地:这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比较好的地子类型。在翡翠中有较多的出现,而且有多种多样,因而需要重点说明。

苘地这个术语主要是突出颜色概念,而且也是种质比较好的意思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