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经久不衰来自于儒家文化

在古代,玉成为中国人精神和哲学的一部分。西周时期,玉器登上国家政治舞台,成为一系列礼器。玉的使用也有一套等级制度,基本上塑造了中国的玉文化。

儒家抓住了当时深入人心的和田玉,比德于玉,将玉人格化,玉有十一德、九德、五德之说,为全社会所接受。

孔子将玉的品德细分为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十一个方面,孔子对玉德的论述非常系统、全面、精辟,对我们欣赏翡翠雕件饰品有参考作用。

由东汉许慎提出的玉有仁、义、智、勇、廉的“玉德”,虽然不如孔子所论述的玉德那样全面和系统,但他抓住了重点,显得更加精练,在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上还有许多论述玉德的观点,在此难以尽述,但综合古人对玉德论述的诸多观点,则不难发现,玉德的核心是仁、义、智、勇、礼、信,是几千年来中国儒家所推崇的价值精华,这些观念对我们今天的人来说,值得思考和借鉴。

孔子和许慎等人所归纳出的“玉德”,当初主要指的是新疆和田玉,翡翠是玉石之王,而且翡翠所具备的诸多优点,并不亚于和田玉。故“玉德”的观念完全可以移植、延伸到翡翠之中来。

翡翠之所以流行于世,盛名于天下且价值不菲,除其所具备的优良性质外,最主要的原因之一,翡翠得到了中国东方玉文化,得到了东方审美情趣的价值观念的欣赏和接纳,受到了中国人的推崇。

在欣赏翡翠玉雕饰品的过程中,若一件翡翠玉雕饰品的品质高、品味正、风格好,那当然它的品德——玉德就高,就是上品,对玉德的欣赏更多靠感悟,而感悟的基础,则是欣赏者的学识、修养、观念等。

儒家论玉的学说,成为中国玉文化、玉器长盛不衰的精神支柱。

看完本文,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