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语翡翠

腾冲玉石产业已经持续了600年,至今仍有50多家公司、企业和工厂(县)经营翡翠加工和贸易。城关六街、郊区东山、南部莲花是玉器加工业的集中区,月生产数万件。当地已经形成了翡翠生产的悠久传统。它几乎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经济支柱。尽管翡翠行业的发展起伏不定,但历史惯性和腾冲的地理和人文因素仍然使其走在时代的前列,构成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征程。让我们把它和本地词汇分开来谈。

穷走夷方急走厂

这句话就是说穷了到夷方(旧指边境民族地区)好找钱,急着用钱跑到玉石厂买些明货(已解剖的玉石)返腾加工,是靠得住赚一笔钱来用的,另一个含义就是急于避难,到玉石厂既逃脱了危险,又可以解决经济困难。

缅甸是宝石级翡翠的产地,缅北工业落后,很多日常生活品及原料要靠从中国运进,用翡翠作为交换物既方便携带又可购进大批必需品,甚为便利。现在信息发达的时代,商人无孔不入,似乎昔日的静土已不复存在,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缅甸不是开放国家,玉石厂又处克钦邦民族地区,国外及港澳台商人尚不能直驱其地购货,在中缅边境交易远比深入腹地安全保险,而中缅边境的腾冲、盈江、瑞丽、陇川等地其民族、地理与上缅甸同属一经济文化区,文化、语言、风俗习惯水乳交融,休戚与共,难舍难分,这是该地区翡翠业经年不衰的原因所在,也是我国改革开放、政治稳定给这一地区带来的地域优势,可以断言中缅边境的玉石贸易前途光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这一地区的翡翠贸易将会有长足的的发展,翡翠交易的发展已赋予“ 穷走夷方急走厂”更丰富的含义。

玉匠生的雀,有钱不做活

这句民谣道出了当地人靠玉石维持生计,并且比较富裕的状况腾冲五街有个叫胡安民的玉工,不工作几个月都不成问题。许多人靠翡翠生意平地致富,富甲一方,正象清未《腾越乡土志》中所记“ 腾为萃数、玉工满千,制为器皿,发售滇垣各行省,腾中玉工资保饱者千有余家”现在腾冲靠玉维持生计的人数以万计,县城和农村新建房屋近万幢,建筑格调高出一筹的,多与历史上和现在经营玉石有关,不少人家以所存的老货变卖后,加上平日积累,使华屋得以建盖。不少人家在拆除老房屋或挖地基时,挖到昔日存窑或遗弃的玉料,有的足以做建新屋的投资有一家在拆旧墙时,竟有人出价与之购废弃的土基,七、八角一个,原来购主已拿准了土基中和有散碎玉料。曾有人在劳动时发现了一块大玉石,作价上万元出售,用于修建了礼堂。有的家庭过去是玉商或玉工,平时把稍次的玉石用于镶堂窝地、榔荫,有的把解下的玉件集中堆埋在地下,有的边料与泥土掺和抿到墙上有的则因事变把玉料玉件藏到穿杭地楞桦眼里有的打到灶底下置于水井中,在漫长的岁月里,被当地人发掘出来利用。在小屯有4个小孩要去钩鱼,挖蚯蚓时掘到玉件,马上摔了竹竿不干了,绮罗乡一菜园里,散碎玉片很多,一是过去挑土粪挑去的,一个老信拣了去卖,当地小学生把书包腾开都去拣,差不多卖了上万元城上有条专卖玉器的小街,数十年来,地点虽有变动,但这条名叫渣筋行的小街保存下来,每到街天,尤为热闹,四乡八寨的人把收集的古旧玉件、玉料拿到行上交易。侨乡和顺由于侨户集中,历史上保留下的老货犹多,当地有这样的说法,家中家俱只可砍了烧,不可抬了卖。因为内中有物,一砍不就当阿里巴巴啦。在1991、1992年,常有缅甸、南坎的玉石商跑到腾冲寻老货,他们说腾冲过去的老货如段家玉、绮罗玉、正坤玉,太好了,价格高,侥幸碰到一件就发财了。

现在老货毕竟不多,有的货主也舍不得卖,更多的则是老货的边皮废料及其加工品,好的做成手箍心、戒面,次的做成小雕件。新进玉料加工的成品亦非常多,有时价格令人不可期及,有时又低得令人咋舌,如荷花乡当地农民家庭生产的手箍心,品样好的也只需一、二元一个,这连加工费都抵不上。这种低档装饰品,比较便宜,常能满足国内消费者对缅甸玉的好奇心,在国外迫求高档色货的形势下,仍有广阔的销售前景。

起三年落三年起起落落又三

1986、1987、1988三年翡翠交易行情极好,当年在开放的政治条件下,可以说一哄而起,很多部门、商行、厂矿都经营翡翠,真所谓雄商大贾挟资来,缅商也积极活动,携玉至边境出售,经营者大都介乎懂与不懂之间,反正大伙都是假充董二叔,瞎子买来瞎子卖,假货照样卖到好价钱当年的售者形容说,即使从河中拣些鹅卵石放到玉堆中,照样被购走。很多人因此机遇发财,建了华屋,缅甸岗板县不少克钦人在山上建了洋房,惠及子孙,资金一直用到如今,“ 看涨吃三年”这种时期可称为玉石交易的朦胧时期。至年,翡翠价值下落,大量低档货滞销,很多内地商行、公司刚在大起阶段购进大批玉料,还来不及转售,还搞不清鉴定要领,便挨了一闷棍,造成贷款、欠款无法还的破产境地,这三年中只有高档的翡翠行销,并且价格上涨,出于适合买主的心理,大量的上色、染色、电色、镀色翡翠,埃莫利(当地称马来西亚玉)涌入国内市场,在腾冲竟创造了一顺埃莫利戒面售价达万元的先例,还有马鞍戒面、龙牌,在亚运会之前成了抢手货,一般单价达百元,假货大量上市,假做真时真亦假,真货反而滞销。这期间有成批印度、巴基斯坦商人从瑞丽进入腾冲,以至保山、昆明,由于肤色及异国关系,使他们手中假货大量出手,赚了大钱。1992年至1994年三年,一些经营者虽取得了经验教训,但其教训不足抗衡人们心目中的翡翠发财梦,因在商场中翡翠经营者的比例是不大的,尚有大部分人们沿着惯性前进,欲亲临其境,抬着钱来上学。在翡翠行业上尽管吃亏上当大有人在,也许吃的亏太大,竟欲寻其“ 替死鬼” ,虽以数万甚至百万买了假货,仍扬言已售出,获利盈倍,外观上使其不倒,这也牵动了更多的人去重蹈复辙,以补空虚。在三年起三年落后必然是起起落落的三年。

9年一周期的经营循环,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翡翠行业中的变化规律。从国际市场角度看,也有一个吞吐、饱和周期,其节拍与此是吻合的,很值得参考。

玉石生意两把刀

翡翠交易金额巨大,除以假、以次充优外,更多则是生意砍杀上的功夫,同样的玉若干人售不出,竟有一人能高价出手,所以在翡翠交易中充满了奸诈和计谋。口袋卖猫、哄抬、又做师娘又做鬼,美人计,诱敌深人,十面埋伏等三十六计无所不用。近来在翡翠行中除老的俗成的规矩外,又不断出现新规矩,如问价要还价,不准当参观团,要的虚给的实等,新招迭出,什么开了价不准反悔,否则捅刀子开了价不要得挂红不准退货等,防不胜防。在玉石市场上,购货者就是“ 上帝” ,金口玉牙,字字值钱,经纪无戏言,都是不成法的约定,从一侧面反应了该行业的残酷,当然并非都是如此,大部分经营者通情达理,是容易交往的,故又有一句俗话流行于该“ 屠户手中好割肉” ,懂行的人,买卖都比较便利,他出高价买了货,不会抬着四处询问是否吃亏了,不会听到第三者信口褒贬而改变主意,不会打倒转来吵着退货如果他是售者,不会漫天讨价,把好货低估,把瑕货抬高,不会用假货编人,这样的人是会受欢迎的。玉石生意是一种大金额的交易,上了市场,无人情可言,正象施拉普纳教中国足球队说的,上了球场,必须是豹。而你上了玉石市场遇到的就是刀,交易就是砍杀,这里让我们回顾退货人与售者的几句争吵

“ 这是假货,我不要”
“ 你长着眼睛不会看,瞎子来做什么玉石生意”
“ 我买亏了要退货”
“ 买燕了为什么不退,要退全退”
“ 我没有路费了,请退货。”
“ 出门不认货,这是规矩,多看少买,你难道不知道。”
出了钱,吃了亏还要挨骂,你再去告诉另一个人,他又会骂你“ 饭桶”“ 吃屎” ,所以干脆来人丑戏正唱说“ 我发财了” ,把对方也拖下水,以解空虚。

遇不着不成器

中国有古语“ 玉不琢,不成器气意为玉不经琢磨不能成器,人不经磨炼,不能成才。在腾冲玉石行中则改为“ 遇不着不成器” ,意为货卖要家,好玉石找不到识货的人即卖不掉,售主发不了财就“ 不成器”了目前玉石交易中过份强调机遇,相信命运,故多在弄“ 巧”上下功夫,在交易中注意砍杀功夫,长期下去必然使人们望而生畏,导致玉石交易走入死角,最终自毙。在缅甸有专门将货赊去出售的人,

称为“ 摆戛” ,在腾冲即向货主取货后,由主人合价给人去出售,这些灵活之法并非都不可取,然而就整体做活玉石生意而言,这仅是一种战术,远非与从根本上做活该行业的战略相比。目前腾冲玉石交易出现“ 十八罗汉请观音”之势,即卖主多,购主少,一俊老板光临,即群起围之,价格一个比一个低,货物一个比一个好,互相夺生意,使购者六神无主,无所适从,最终逃之大吉。

笔者在《翡翠探秘》一书中,针对该行业多年的这一积弊,认为这种过份强调抓机遇,在“ 巧”上用功夫的做法,其结果只能自砸锅灶,佛家大师有渴语言“ 巧者拙之奴,拙才是大智慧” ,实事求是地面对市场,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法,照着科学的方法去做才能解决翡翠业的前途问题,以腾冲为例,玉石行业解决了当地万多人的就业,数万人的生活。高档翡翠不但少且价高,大家追求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在低档玉石上走一条改新之路,不在老产品、老货上下大功夫,从产品结构上进行新的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