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怎么形成的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玉石玛瑙是怎么形成的?

1,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

t01f9e580b37d650b55.jpg

翡翠在10,000个大气压和相对较低的温度(200-300℃)下形成。从地球表面到深处,温度越高,压力越大。然而,范

1,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



翠既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当然不可能处于较深部份,那

么其实高压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挤压力所形成的,现已获得证实

,凡是有翡翠矿床分布的区域,均是地壳运动较强烈的地带.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是:凡发现有翡翠形成的地方均有含钠长石

的火成岩侵入体(中─基性岩).钠长石的化学成份为 NaAlSi3O8

,所以可以推测翡翠是在中─低温、高压条件下由含钠长石的岩石

去硅作用而形成的.

翡翠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是缅甸出产的硬玉,日本、苏联、

墨西哥、美国加州等也均产有硬玉.


2,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玉石玛瑙是怎么形成的?



翡翠原石翡翠属辉石类,单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Si2O6,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往往伴生在蓝闪石、白云母、硬柱石(二水钙长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在3.25—3.35之间,熔点介于900—1000°C之间.

玛瑙的历史十分遥远,大约在一亿年以前,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熔岩冷却时,蒸气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气泡在岩石冻结时被封起来而形成许多洞孔.很久以后,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结成硅胶.含铁岩石的可熔成份进入硅胶,最后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

3, 翡翠怎么形成的?



翡翠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翡翠的好坏的判断或者在缅甸玉的鉴别与翡翠的形成原理有着很大的关系,不同环境下形成的翡翠在结构上、质地上有很大的差异.


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对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目前主要有四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干帕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


第四种观点根据硬玉岩中含水一甲烷一硬玉三相包裹体,认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认为这种熔体源于300~400千米处地幔中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


翡翠的形成-1


抛开其地质成因,翡翠属一种集合体,是玉石.其矿物组分既可以很纯,如单矿物的纯硬玉岩,也可以是多矿物的,如以硬玉为主富含其他辉石、角闪石以及斜长石等的硬玉岩、辉石岩等.因此,翡翠质量的优劣就必然与其矿物组分之间的结合方式、结合紧密度、颗粒度等密切相关,也正是这些内在的因素决定了翡翠的结构、透明度等诸多外在的表现.严格地讲,绝大部分的翡翠达不到宝石级,只能称它们为岩石,真正的翡翠是指达到了宝石级的钠质辉石岩,其中质量最优的纯硬玉岩就是收藏最热门的老坑玻璃种翡翠.因此,缅甸优质翡翠原生矿的形成就必然经历了成岩与成玉阶段,还有的甚至经历了成矿后期次生改造的第三个阶段.


翡翠在一定的温度、压力等外界因素的条件下(板块碰撞缝合带相对高压低温的成岩环境),形成翡翠中最重要的组分矿物——硬玉的晶体.由于初始温度相对较高,形成的硬玉晶核数少,晶体粗大,导致晶间孔隙也较大.这时所形成的矿物集合体远达不到宝石级,只能称为硬玉岩.


显微镜下的翡翠晶体


具有稳定的化学成分、矿物组分和结构构造的硬玉岩,在板块缝合带西侧形成断裂,并受印度板块挤压影响右行走滑.受挤压走滑产生的定向压扭性应力影响,早期形成的硬玉岩开始接受动力改造.变形的初始阶段硬玉晶粒发生塑性形变,由于位错滑动而产生亚晶粒,并在亚晶界上出现细粒的动态重结晶,形成糜棱一超糜棱岩;同时压熔作用导致硬玉晶粒沿垂直压扭应力面的方向定向生长,各晶粒间孔隙被很好地填补,透明度得到大大改善,翡翠最优的种分逐渐形成.


显然,翡翠种分的优劣与其所受后期动力地质作用改造的程度密切相关.受到的改造越强烈,质地细化、种分优化的效果也越明显.此后花岗岩脉沿断裂带的侵入带来了致色元素Cr3+,在适当的温度下均匀地进入硬玉晶格,替代A13+而形成翡翠诱人的绿色.


翡翠的形成-2


成玉的翡翠有的还要经历后期的改造.原矿曝露于自然界,遭受风化作用的剥蚀,脱落出来.矿体上部的翡翠长期在水岩反应的作用下,质量较好,它们最先遭受剥蚀而被搬运至山下堆积,再经过磨蚀等风化作用,就在翡翠的表面形成了特殊的风化皮壳,即翡翠的水石,而在原地则留下了结构松散的翡翠,即翡翠的山石.因此后期的改造作用很可能是导致翡翠水石质量普遍高于山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总之,翡翠是在特殊的构造背景下,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地质过程形成的.宝剑锋从磨砺出,数以万年的形成与改造过程成就了令世人爱不释手的优质翡翠,是大自然的造化成就了世间翡翠的绚丽多彩.

4, 翡翠是怎样构成的?



要知道翡翠是怎样形成的,那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去说:

1、翡翠生成的地质条件有哪些?

翡翠生成的地质条件十分苛刻,它须要一个高压低温的地质环境(压力5*10(3)-7*10(3)kpa,温度在150-300℃).首先硬玉岩在整个地壳中非常难于形成,并且十分稀少.另外它的围岩一一超基性岩也十分少见.有了以上二个条件为前提,还须有微量铬离子一一色素离子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漫长的时间里,不间断的进入硬玉晶格,才能形成一般的绿硬玉.

若要成为特级硬玉——翡翠,还须具备以下条件,翡翠围岩必须是高镁高钙低铁岩石.这种环境产出的翡翠更纯净,少铁使底不发灰.尽管低铁但还是有铁的存在,要翡翠十分纯净无杂质,还须在强还原条件下即在还原环境中生成.因为在缺氧环境中,它所含的Fe会形成磁铁矿而析出,而不进入翡翠的晶格内,可使翡翠绿更正.再者要有生成翡翠后的地质作用及多次强烈的热液活动,把翡翠改造得绿正、水好、底纯的特级翡翠.翡翠成色过程是伴随着热液活动进行的,为多期强度不同的成色过程.而且缓慢分解成铬离子的致色元素,要长时间处在150-300℃,最佳温度是在212℃左右下,铬离子才能均匀不间断地进入晶格,在这种条件下生成的翡翠绿色非常均匀.完全生成特级翡翠后,还不能有大的地质构造运动,否则将会产生大小不等,方向不同的裂纹而影响质量.以上各条件很难同时具备,这就是为什么特级翡翠稀少的原因.

2、翡翠生成的大致时间?

从侏罗纪(约1.8亿年)的缅藏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碰撞,并向欧亚大陆板块之下俯冲,到第三纪的渐新世(约3500万年)前、印巴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缅藏板块碰撞,并俯冲于欧亚缅藏板块之下.这两次的碰撞,尤其是第二次的碰撞,不但使青藏云贵高原上升隆起,还造成了世界屋脊.使原残存的缅藏板块更加支离破碎,造成大大小小的断裂,超基性岩及其它岩浆岩沿断裂带侵入.这些超基性岩是生成硬玉矿床的母体.是一个高压低温变质带,主要发生在喜玛拉雅山运动期,这些超基性岩主要由蛇纹岩、橄榄岩、角闪石等组成.侵入于蓝闪石片岩内.

根据野外地质关系及绝对年龄测定,超基性岩的侵入时间应为白垩纪晚期至第三纪早期(7000万年-6500万年之间)前后,并见有稍后生成的(第三纪)花岗岩及更后期的辉长岩等(其内含金).由以上可判断,硬玉岩生成的时间应为开始侵入的蛇纹岩化橄榄岩形成之后生成.于第四纪的更新世后已有大量硬玉巨砾侵蚀搬运再沉积了.


5, 玉是怎么形成的



玉石的形成条件是极其特殊复杂的.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或宝石,且它们的形成时间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玉器是中国最早的传统的工艺品之一.英国自然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说:"对于玉器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据考证,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了简单的玉制工具.距今8000年的辽宁省查海遗址,出土了最有价值的玉块.距今6000-7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玉珠、玉管和玉块等.玉器的起源,应该说比这还早,不过,当时的人并不懂得玉器的价值,他们只是选用那些坚硬和精美的石块磨制成武器或工具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认识到石中之美--玉石,经过耐心琢磨,使玉石成为一件件艺术品,同时是实用品.

中国古时把玉器作为权力的象征和礼仪的标志.黄帝曾以玉分赐部落首领,作为享有权力的标志.之后,商周期间,玉为礼天把地之礼器.周代重玉之风极盛,祭祀时兼用玉器,宴享只用铜器.春秋战国祟尚"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教.到了西汉,玉器被说成"辟邪厌胜"之物.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初期,玉器已被当作观赏为主的艺术品了.中国从古墓出土的殉葬品中,发现了许多玉制的装饰品和礼仪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