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是怎么加工玉制品的 翡翠是怎么加工的?

1, 古代人是怎么加工玉制品的

t0174c88a26b3a12e9c.jpg

造玉领域最大的变化是造玉工具的进步。过去,人们习惯用脚来发电,但现在他们用电动机来代替。过去,切削和磨削工具每分钟旋转数百转,但现在它们每分钟可以旋转数万转。虽然手工制作的玉更潮湿,但需要时间和努力。张广文先生在《玉器史话》写道,这显示了手工玉的复杂性。“玉器制造过程极其复杂。研磨玉器需要主要程序,如绘制样品、锯切材料、制造毛坯、闪烁、抛光、雕刻等。玉石材料一般硬度约为7度,质地非常坚硬,普通金属工具无法雕刻,加工过程中需要打磨。通常,踏板带传动装置安装在桌凳上以驱动重物旋转。重量又大又小,需要根据加工情况进行更换。最小的重量只有一个钉子头那么大,水也加入了重量中。此外,一种非常坚硬的“除玉砂”被添加到待加工的玉石材料中,并且由于其被旋转和研磨,加工速度非常慢。一件玉器不仅材料昂贵,而且在制作过程中还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尤其是制作青宫玉,速度非常慢,成本也非常高。例如,在甘龙三十年七月,苏州街办的大碗绿白玉高3.5英寸,嘴长155.8英寸。每块用60-70个劳动力制作胚胎,用91个劳动力钻孔和切割钻孔。63名工人闪着光,41名工人亮着玉,4名工人被镀上并刻上四个字。由此可见清代玉器制作的一个亮点。

博物馆玉器有一套《制玉图》,大约12套是清朝人画的。造玉图风格逼真,记录了造玉的主要步骤。每幅图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分描述了玉石制作技术,下半部分描述了这种技术中使用的工具。

1, 古代人是怎么加工玉制品的




第一幅“捣沙研浆图”.过去制玉的砣,本身的硬度不足以琢磨掉玉的一部分.它是靠着在砣与玉之间的沙,一点一点地磨掉玉石的某部分.琢玉用的沙是从天然纱中中淘出的,分红纱、黑沙、黄沙,黑沙硬度最高,可以达到 8-9 度.捣沙、研浆是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粗细程度.把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沉淀,沉淀过程中,粗细自然分层.


第二幅“开玉图”.把大块的玉石分解,要用类似于锯的工具.过去多用竹板弯成弓形,又称弓子.图中画的更象锯.开玉的弓弦是铁丝制成的,几根铁丝拧成麻花股.开玉时在弦上加解玉沙,并不断加水,慢慢把玉材“磨”开.


第三幅“扎砣图”琢磨玉的轮子叫“砣”,扎砣的主要作用相当于“切”.把玉材切开,或切掉部分.大材要用大弓,小材用小弓,更小的或部分的就用扎砣.


第四幅“冲砣图”.冲砣是粗磨,相当于做胚.


第五幅“磨砣图”.相对冲砣来说是进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


第六幅“掏堂图”.掏堂即掏膛儿.如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玉器,都要掏膛儿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然后用特别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


第七幅“上花图”.在磨好的器物上,琢磨出各种花纹.从图中可以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种类也更多.


第八幅“打钻图”.打钻是用一个管状的磨具,在玉器上钻出圆圈状的沟槽.钻到一定深度,把中心的圆柱打掉,即可掏膛儿.图中还有个细节,即在横杆上挂了一个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第九幅“绣花图”.即做透雕、镂空.


第十幅“打眼图”.在玉器上磨出一个眼儿.


第十一幅“木跎图”.木跎是磨光的砣,一般是用葫芦瓤作的.


第十二幅“皮砣图”.皮砣是牛皮制成的,是玉器的最后工序抛光上亮用的.


制玉的机器很象现在车床.前面是转动的砣,右边有一个盛水的盆,收集从玉器上流下来的水和沙,所以这个车床样的机器也叫“水凳”.现在的制玉工具非常先进,能制作出非常精细的花样.现在琢磨玉器只在磨的时候不断加水,再不用加沙了,因为沙已经跟砣合二而一了.

2, 翡翠是怎么加工的?



相对其他大部分的宝石材料,加工造形在翡翠美丽和价值的体现中扮演重大的角色.

从最典型的例子来说,最高等级的皇冠绿一般用于加工成半圆形宝石、手镯或佛珠那样被加工成珠宝.加工也倾向于专业化方法:可能有一位工匠擅长做戒指,另一个则擅长于雕刻玉佩,诸如此类等等.抛光对翡翠尤为重要.

好的抛光结果是翡翠有好的光泽,这样,光能在半透明或者半透明的部分可以从里到外干干净净地通过.判断抛光质量的方法是在翡翠的平面上核查光的射线的反射.抛光完美的翡翠将生产锐利的起微凹未扭曲的反射可见光线.


介绍几种高等级翡翠的流行造型.


半圆形宝石

高质量的翡翠通常被切割成圆形或半圆形宝石.

标准的代理商价格使用的尺寸标准是14mm*10 mm.

为圆形或半圆形宝石所使用的材料比雕刻使用材料的质量要高一些,当然也有例外.

圆形或半圆形宝石,有关评价的关键因素是圆顶、左右对称性和半圆形宝石的厚度.

半圆形宝石圆顶应该有光滑的曲线,不能太高或者太平,应该没有不规则的点.

最好的半圆形宝石没有可用肉眼看见的颜色变化或起伏.

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成双的半圆形宝石已经被看成了最高等级的翡翠的理想模式,据说翡翠凸面由于光的反射,加强了它的颜色.

空洞的半圆形宝石被认为价值大为降低.根据传统工艺,当好的翡翠半圆形宝石在珠宝中被安装的时候,它们的周围镶嵌着贵金属,以增加翡翠的色彩.


佛珠

统一规格的翡翠原珠需求量要远远大于对分等级的珠的需求.

每颗佛珠在颜色和种上的匹配相当重要,规格越统一,价值越高.

其他的因素包括佛珠的圆润和左右对称性,当然一个重要的因素是是否有裂纹.

那些15 mm直径的或者更大的珠一般被加工成为半圆形宝石,这样一来价值就大为提升.

手镯是最为流行的款式之一,她常常象征统一,和谐,典雅以及女性的温柔.


直到今天,一直流传着这样的故事,手镯能保护其佩带者免于伤害,手镯能够化解各种负面的影响,以及给其佩带者带来福气.而这种类似传说一般的事件却使人深信不疑,谜一般的手镯确实能给人带来好运,驱除晦气.例如,佩带手镯的人在偶发事故中可能发现心爱的手镯损坏,然而自己却未受伤害.

另一个有意思的传说是手镯里的好颜色可以传遍整个手镯,但这要看佩带人的福气如何.

在过去,手镯一直是成对制成的,这来自“好事成双”这样的信念,而中国古代亲人相认这类故事更增加了成对手镯的完美色彩.

相信上溯至少四千年前的我国,玉手镯一直是中国文化中最重要的珠宝之一.

由于单件的手镯需要量增大,以及翡翠资源的枯竭,高等级的单件手镯在现代的翡翠市场中占有极高的地位,而其价值往往不菲.多件的手镯由于并非独一无二,反而价值不如单件的手镯.


玉环

中间有洞的圆环在中华文化中象征永恒,它一般作为佩件,或者象耳环那样被佩带.

按照理想标准,中心直径应该为圆环直径的五分之一,并且应该准确地位于环的中心位置.

小的一对圆环通常镶以贵金属,作为耳环或连环.


马鞍(翡翠戒指).

翡翠戒指就好象是半圆形宝石直接被切割.马鞍(翡翠戒指)最漂亮的地区一般置于环的顶端,另一方面,色较差的部分相对隐藏起来,但是,一件上等的戒指应该各处保持一样的颜色.然而最近流行的一种方法是所谓的戒面,戒面可以选取最高等级的小片翡翠,镶在贵金属的戒指上作为装饰,对这样的小片翡翠选取是相当严格的,特别注意的是其颜色一定要均匀,不能有杂色点,更不能有裂痕.


连环

这种罕见的双环相套,生产需要高水平的工艺,以及高质量的原石.

这些完美相称的小环相扣,周围镶嵌有玫瑰状钻石历史可以上溯到清朝(1644–1912).


雕刻件

在大多数情况下,在小型雕刻件中被使用的翡翠原料与上述品种的翡翠相比,具有更低的质量,但是,它是整个翡翠首饰类中工艺最复杂,最丰富,造型最无常规的一种佩带或悬挂装饰品.其构思设计一般以喜庆吉祥、爱情、祈福、宗教信仰为主题;佩带它,人们相信可以具有吉祥、平安、永恒、幸福、富有、以及前程远大、逢凶化吉、遇难呈祥等寓意,而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更使之丰富多采,绚丽多姿.

3, 古代的翡翠一般是用什么金属镶嵌的?



古代的翡翠?翡翠在中国流行的历史,其实相对于岫玉,和田玉,独山玉,蓝田玉等玉石,时间要短很多.自清朝中晚期,经民国,到现代,大致两百年的历史.如果有人向楼主推销唐宋元明翡翠,请及时绕行,这是些故事,收藏的常识不可不知.


清代常见的是金银镶嵌,但很多时候,翡翠被简单打磨,也作为铜质,锡质的如景泰蓝,匣子,藏物筒上嵌宝.


翡翠在实际交易中,历史价值几乎是被忽略的,还是按种水,颜色,雕工,器型来论价格,不要花大价钱去购买这些所谓的古代翡翠,每年都有大把素质低下的翡翠料子,用来加工民国,清代的老翡翠,看着这些藏友买下这些仿古的东东做着升值的迷梦,乐滋滋的,真不知道说什么好.

4, 为什么古代翡翠通过仪器鉴定是后是B货!



首先,你是如何确定这是古代翡翠的呢?这个问题很关键,希望你能补充一下.


所谓B货,是用强酸浸泡、溶解翡翠原石中的杂质,再用真空负压法注入透明树脂,然后抛光后,让低质量的原石看起来有高档翡翠的质感.


从这个制作方法可以看出,强酸和透明树脂都是现代工业产品,古代不可能有这两样东西,如果确定你的翡翠里面有大量透明树脂,那就基本上可以断定是现代仿品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如果仪器鉴定的标准仅仅是看酸蚀,那么因为传统方法制作翡翠工艺品时,也会使用酸泡、炖蜡来改善翡翠表面品质,方法与B货翡翠相似,这个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