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怎么形成的;玉石玛瑙是怎么形成的? 翡翠中的翡是什么颜色?

1,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玉石玛瑙是怎么形成的?

t01b372d31e2e6aa882.jpg

根据各产区的资料,发现翡翠矿床主要分布在地球板块碰撞带,矿床主要由基性和超基性高压片岩组成,矿床常被划分成多个带。大多数学者认为翡翠矿床应为高压低温变质成因。

翡翠矿床的形成需要一定的地质条件。可以说,地层条件相对恶劣。这需要高压和低温条件。要成为高品质翡翠,还需要在后期渗透含铬溶液,这决定了高品质翡翠的稀有性。

1, 翡翠是怎么形成的;玉石玛瑙是怎么形成的?




有不少地方可以找到硬玉矿物,但是不可能形成翡翠矿床.

2, 翡翠中的翡是什么颜色?



翡翠的翡色玉种是由硬玉矿物为主伴氧化铁质浸染的玉石,硬玉结晶呈中-粗晶、微-细晶、显微晶柱状集合体,变晶作用下可形成纤维状、粒状.

翡翠的颜色可分四种系列:红褐色系列、绿色系列、白色系列、紫色系列.其中红褐色系列称为翡,红褐色可细分为红、红褐、褐、褐黄、浅褐黄、黄. 翡翠的翡色与微量化学元素FeO含量息息相关,现尚未获得其它引起翡色信息.半透明白色翡翠(semitransparent white jateite)FeO含量一般0-0.05%,半透明绿色翡翠(semitransparent green jateite)FeO含量一般0.14%,红翡翠(red jateite)FeO含量一般1.25%. 翡色系他色,与含铁矿物类别息息相关.含铁矿物呈显微质点-超显微质点状吸附在硬玉晶粒间、解理纹中.水纤铁矿呈显宝石红色,水针铁矿呈显浅褐黄色,纤铁矿呈显红褐色,针铁矿呈显褐、黄色,水赤铁矿呈显红色,由于矿物成分差异形成翡色不同. 翡色是翡翠在不同地质作用下的产物,铁质来源有次生、原生两类.“老山玉”系河床中之砾石,长期深埋在砂砾粘土层中,在风化作用下受砂砾粘土层影响,形成氧化“皮壳”,其中红褐色系列“皮壳”属次生铁质浸染所致.“新山玉”系矿床中出“新”料,沿岩石裂隙处常形成一条红褐色系列色带,属次生铁质浸染所致.在致密的翡翠中产生的翡色,多形成于变晶作用阶段铁质富集所致,应属原生铁质浸染所致. 在开放的裂隙及交叉部位常形成铁矿物聚集,次生铁质由于铁质溶液间断性变化常浸染形成层纹状构造,巨大裂隙通道铁质溶液浸染则更广泛,但翡翠质地十分松散. 颜色是分别和鉴赏翡翠非常重要的一个自然属性.翡翠是自然界中颜色最丰富,变化最复杂的玉石品种.近年来的科学研究,已经基本揭示了翡翠颜色的内在成因.铬离子、铁离子、锰离子等成分在绿色、橙红色以及蓝紫色翡翠中的致色作用已被明确.依据已取得的研究成果,使翡翠的颜色类别划分更加趋于合理.颜色分级应建立在公认的绿色、橙红色、蓝紫色三大色系的基础之上,重点解决颜色的科学测量、统一并量化描述术语等难题,使翡翠分级建立在一个科学并且可操作的基础之上.

3, 翡翠的颜料是怎么形成的?



美国不少地球物理学家在实验室做了大量的仿真实验,再结合世界各地发现翡翠矿床的实际情况,他们认为,翡翠并不是在高温情况下形成的,

而是在中─低温条件下在极高压力下变质成因的. 本本东北大学砂川一郎教授在《话说宝石》(1983年出版)一书中,

更具体指出翡翠是在一万个大气压和比较低的温度(200 - 300oC )下形成的.

我们知道地球由地表到深部,越往深处温度越高,压力也越大.但翡翠既是在低温高压条件下结晶形成,当然不可能处于较深部份,那么高压究竟从何而来呢?

这高压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挤压力所形成的,现已获得证实,凡是有翡翠矿床分布的区域,均是地壳运动较强烈的地带.

翡翠习惯上又称为缅甸玉,是缅甸出产的硬玉,本本、苏联、墨西哥、美国加州等均产有硬玉,但其质量与产量远远不如缅甸.

翡翠的主要组成矿物是硬玉,其化学式为NaAl(Si2O6).理论成分是SiO2 59.44%,Al2O3 25.22%,NaO 15.34%.但天然翡翠除硬玉之外,总是含有辉石族的其他矿物,但主要为以下三种:

翡翠A货 翡翠的A货是指天然产生,未经人为利用物理、化学方法破坏其内部结构或有物质带入带出的翡翠.经过传统工艺的弱酸、弱碱去脏,并注蜡的翡翠也为A货. 在翡翠饰品加工过程中,漂白、浸蜡是十分重要的传统工艺.

对于不同的翡翠饰品,一般可采用其中某一种方式,也可以二者并用实施优化,以达到改善翡翠饰品外观美感及耐久性的目的. 在国标”珠宝玉石名称”中,将传统工艺列为优化.因此在检测报告或鉴定证书中,可不附注漂白、

浸蜡说明漂白―只限于表面浸蜡―浸蜡可增加翡翠饰品表面的光洁程度 翡翠B货 翡翠的B货是指对那些有黄、灰及黑色斑点,而有好的绿色的中、下等翡翠原料或成品,经过人工处理(化学试剂融斑再注胶填充处理)后,除去了斑点,增加透明度,使其原来的绿色显得纯正,但没有进行过人工染色、镀色膜的翡翠.

对B货的物理化学处理为的是提高翡翠的档次,但通过处理已破坏了翡翠的结构,使它变得疏松,降低了它的质量改变了它的一些光学及物理性能,由此完全不能与未经处理的翡翠相比,价格要低得多了.

其制作过程为:先根据要除去的斑点的矿物成分不同选择不同的酸,将样品浸泡几天,时间以除去斑点为准;由于此时,充填空隙或裂隙的矿物被溶解,使翡翠的结构变得松散.所以,必须用胶结力很强的胶进行充填胶结.要选用和翡翠之地颜色一样的胶,一般用环氧树脂胶;再将涂上胶的样品放在锡纸上,置于微波炉中加热,使胶渗入裂隙,并进行凝结(有时在高压真空下进行);最后用刀刮去从裂隙中流出到样品表面的多余的胶.

B货翡翠由于有树脂充填,时间一长,树脂老化,翡翠表面光泽会变差,透明度也有可能会变化,颜色也会有轻微的变化.

翡翠C货 翡翠的C货是指对无色、浅绿色货色不正的翡翠,经过人工染色(染色手段有多种,有的会破坏结构,但色素都只存在于翡翠的晶间)的翡翠.C货的颜色容易退掉,其制作历史悠久,而且不断更新,“新品”不断出现.

其制作过程为:首先选适当的翡翠,一般要有一定的孔隙度,特别致密的翡翠不能染;接着要将带染翡翠严格清洗,常加稀酸,清洗掉油污或表面杂质;然后将翡翠放到烘干箱中烘干,等干燥后放入染料或颜料中浸泡;稍微加热,以加速溶液侵入翡翠孔隙的速度,其时间视翡翠的品质来定,一般要1~2周.浸泡好已部分上色的翡翠,经烘干后,会再浸一层蜡使其颜色分布更柔和.

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 .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在古代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美丽,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

4, 玉石 是怎么形成的?



石的形成条件是极其特殊复杂的.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或宝石,且它们的形成时间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玉器是中国最早的传统的工艺品之一.英国自然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说:"对于玉器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据考证,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了简单的玉制工具.距今8000年的辽宁省查海遗址,出土了最有价值的玉块.距今6000-7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玉珠、玉管和玉块等.玉器的起源,应该说比这还早,不过,当时的人并不懂得玉器的价值,他们只是选用那些坚硬和精美的石块磨制成武器或工具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认识到石中之美--玉石,经过耐心琢磨,使玉石成为一件件艺术品,同时是实用品.

中国古时把玉器作为权力的象征和礼仪的标志.黄帝曾以玉分赐部落首领,作为享有权力的标志.之后,商周期间,玉为礼天把地之礼器.周代重玉之风极盛,祭祀时兼用玉器,宴享只用铜器.春秋战国祟尚"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教.到了西汉,玉器被说成"辟邪厌胜"之物.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初期,玉器已被当作观赏为主的艺术品了.中国从古墓出土的殉葬品中,发现了许多玉制的装饰品和礼仪用具.如今,在中国各地的博物馆中,常见的古代玉器有玉瓶、玉炉、玉薰、玉鼎、玉杯、玉爵、玉盂等.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中国世代留下的玉器多如繁星,仅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世珍品就有2万多件.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出现了大型玉器.现存在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的一只大玉瓮--渎山大玉海,好似一只大浴缸,乃是元朝忽必烈大宴群臣时的盛洒器,可盛酒3000多公升.玉瓮重达3吨半,最大周围长493厘米,高70厘米,瓮膛深55厘米.玉瓮呈椭圆形,四周刻有云涛、蚊龙、海马等,造型精美,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传世玉器.

北京故宫珍宝馆内陈列着一件十八世纪清朝乾隆时期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玉山.它是以宋人所画的《大禹治水图》为蓝本雕琢而成的,这座玉雕高达2.4米,宽约l米,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奋战洪水时的情景.据史料记载,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