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翡翠赌石你懂:原生,次生,新坑种,老坑种?

本质上,翡翠有三种输出状态。

原生直接产于山岩中,被称为“山料”。然而,现在很多人在赌石时不会问这么多,看比赛也很受欢迎。然而,关键是要知道这种时尚是否流行。

问题来了,山料好不好呢?

(网上找的图,很“钠长石”)

山料因为没有经过自然界的反复筛选,所以常常含有较多的杂质,品质一般也会差一些。

次生呢?

那些在山里的原生翡翠岩因为受到风化侵蚀作用而被剥离下来,并被流水冲带、搬运到山下较低洼的河谷、阶地中才趁机下来。

在这个过程中,原生的翡翠山料中一些质地较软的杂质大多被侵蚀,留下了品质较好的玉石料,另外它们的表面有因受到风化和外界的污染而形成皮。这种就被称为“水料”,比山料好很多(和田玉也是这套理论)。

(皮壳,岁月的馈赠)

上面提到的“污染”是什么回事?之前我们的这篇文章《用科学的方法鉴别赌石,教你如何通过皮壳发现极品种水色!》有说过,翡翠的皮壳差异是因为受到大自然的“污染”而造成的,因此也能反应出里头种水色。

第三种,就是“半山半水料”,指的就是那些脱落下来后,又没有滚太远的山料,品质大多介于山料水料之间。

(断口料,你认为它是?)

回顾一下重点:

原生=山料

次生=水料

原次两者之间=半山半水料

很简单吧?

(大自然的优胜略汰)

翡翠的成因不同、地质环境不同、原生矿和次生矿不同,各场区场口所出的块体自然形成了种的差异。就翡翠的种而言,大致方向可以分为三个大类:老种、新种(也叫种嫩或嫩种)(可以加上一个变种,变种不属于翡翠,就不归在翡翠的分类中了),如果具体分得话,又可分为玻璃种、冰种、糯种等等,今天,就跟大家说下老种,也可以叫老坑种。

(上图为老种)

(上图为新种,叫得最广泛的是“种嫩”。)

老种的石头成矿年代比较早,块体形状饱满,沙粒明显,雾层均匀,底子致密,颜色鲜明,多为冲击矿床或坡积矿床。老种石头的形成经历了外动力的风化、剥蚀、搬运、磨蚀、分选,翡翠原生矿种粗、中粒结构,松散发育,透光性差的部分被磨损殆尽,剩下的部分多数质地细腻、透明度高、硬度较高,绺裂较少。用进化论中的一句话做喻再恰当不过“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些经过自然筛选的璞玉沉积下来,就称为我们如今所说老坑(老场)的开采对象。常见的山石、半山半水石和水石都是老种的同质多象。老种玉石的成分稳定,结构严紧,硬度强,重量足,发育完善,其它杂质矿物比较少,颗粒排列方向有序,具备了翡翠的品质,表现出了翡翠原石应有的优点。从古至今,高档的首饰均为老种翡翠。比如玻璃底、糯化底、冰底基本都是出于老种。

但是老种原石之间也是有一定的差异,有的老种原料只是经历了一次风化,没有雾层。还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所以才显示出翡翠的难求与珍贵。老种石的可利用率可达70%左右,缅甸出产的老种原石现在呈现逐年递减的态势。

下面是新种(种嫩或嫩种)

新种翡翠是指粒度为中粗粒,杂质多,绺裂发育,透明度低,比重小,韧性差的翡翠,是典型的开采原生矿的新场、新矿所采,故俗称为新坑种、新坑玉、新种等。它没有风化过程,因而没有皮壳,也没有雾层,硬玉以外的杂质比较多,颗粒粗大。这是新种翡翠的基本特征。比较老种而言,新种的致密程度较低,韧性较差,容易断裂。颜色浅淡色性较弱,很多是石灰底、狗屎地、灰底,也有部分润瓷底。新种的原石多用于雕刻摆件及中低档饰品。

(上图为新种)

新种翡翠也叫嫩种,或是说料子种嫩。

世间万物都一样,你经历得越多,你的人生积累和沉淀也会越厚重。当然,这个前提是你去接触好的、正向的,而不是乱七八糟的阴暗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