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玉文化的起源

中国玉文化是中华民族近万年社会实践中以玉器为主要载体所创造的意识形态、精神追求、价值尺度、艺术表现和民俗的总和。玉文化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延续至今,是中国文化区别于世界其他文明的显著特征之一。

1、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玉文化的典型代表,发源于东亚北部,北起内蒙古中南部,南至河北北部,东达辽宁西部。起始于7000多年前的农业文明是华夏文明最早的文化痕迹。红山文化遗存最早发现于1921年。1935年对赤峰东郊红山后遗址进行发掘,1956年命名。红山文化玉器的典型代表为1971年8月在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发现,至今已经超过5000年,被称为“中华第一龙”的玦型青玉龙形器。这条玉龙墨绿色,高26厘米,完整无缺,体蜷曲,呈C字形。吻部前伸,略向上弯曲,嘴紧闭,有对称的双鼻孔,双眼突起呈棱形,有鬣。

“中华第一龙”

红山文化遗址还发现了相当数量的外形特殊,类似猪又似龙,还有熊的形态玉兽玦,考古学家将其定名为“玉猪龙”。

“玉猪龙”

红山文化是与中原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在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中同中原仰韶文化相交汇产生的多元文化,是富有生机和创造力的优秀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手工业达到了很高的阶段,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陶器装饰艺术和高度发展的制玉工艺。

2、良渚文化

1936年发现的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杭州城北18km处余杭区良渚镇,距今5300~4500年,总面积约34平方千米。良渚文化遗址最大特色是出土的玉器数量多、质量高,超越同时期其他地区玉器制造业之上,所出土的玉器包括有璧、琮、钺、璜、冠形器、三叉形玉器、玉镯、玉管、玉珠、玉坠、柱形玉器、锥形玉器、玉带及环等。

神人纹玉琮玉

高8.8厘米外径17.6厘米1986年浙江余杭反山遗址12号墓出土,现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迄今神人纹玉琮王是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称为“琮王”。纹饰是人面与兽面的复合形象,是良渚文化玉器上的典型图案,反映了良渚人高度发达的宗教信仰体系。在良渚文化玉器中,玉琮的地位最为突出。玉琮为四方柱形,中间有圆孔,外周有饰纹。

十二节玉琮

《周礼》中记载玉琮是祭地之器。中国古代有“天圆地方”之说。故玉琮被列入中国传统的玉礼器“六器”之一。后世有“苍璧礼天,黄琮礼地”之说,认为璧和琮象征着天圆地方,为十分重要的祭祀礼仪用器。

良渚玉器

良渚遗址的发现让人更加确信中华文明至少诞生于距今5300年至4300年之前。良渚文化一向被誉为“文明的曙光”。在中国史前文明的各大遗址中,良渚遗址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

3、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遗址于1924年发现,是以中国甘肃广河县齐家坪地区为中心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铜石并用阶段的古文化代表性遗址。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600年的齐家文化,主要分布于甘肃东部向西至张掖、青海湖一带东西近千米范围内,地跨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早在19世纪之初,伴随着齐家文化的发现,曾出土数量多、质量精美的齐家文化玉器。

齐家文化的玉琮

器类在30种以上,如礼器玉琮,除形制各异、大小不等的素面纹琮、人面纹琮或琮形器;

“玉覆面”

玉兵器有戈、矛、刀、钺、戚,个别兵器上还镶嵌有一枚或几枚绿松石;装饰品有各种玉配饰、坠饰、发簪、松石玉璜等。齐家文化玉器使用的主要是甘肃、青海等地的墨绿色、艾青色、豆绿色玉材,以蛇纹石为主要成分的鸳鸯玉,还有新疆和田玉。随着齐家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齐家文化已成为探索中华文明形成与早期发展的重要研究对象之一,在海内外影响日益扩大。

喜欢翡翠,请加我们的微信,工厂翡翠,触手可得

微信号fczj55

微信号feicui90

微信号feicuibb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