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翡翠,这几个误区要弄清楚!

翡翠被称为“玉之王”。它既有东方的宁静,又有西方的优雅。它被认为是东方文明的代表之一。

20世纪末期至今,“盛世藏玉”的观念使翡翠的收藏热一浪甚过一浪,翡翠更是从装点美化人们生活的珠宝饰品,渐变为承载传播玉文化的使者。

虽然人们对翡翠的喜爱始终未变,但是,喜爱不代表了解,不少翠友在购买翡翠时常常会陷入一些误区,“只有绿色的翡翠才值得购买投资”“雕刻越复杂的越好”......你是否也陷入过这样的误区,快来了解一下,是时候走出误区了!

误区一、绿色的翡翠才是好的

提到翡翠大多数人脑海中浮现的就是绿色的玉石,所以有时候会有一种惯性的错误认识,翡翠=绿色的翡翠。确实在翡翠的佩戴和使用过程中一直是以绿色为上,以绿为贵!但并不代表只有绿色的翡翠才是好的。

虽然目前市场上确实是绿色最贵最受欢迎,但翡翠也有许多其他漂亮的颜色,很多颜色,经过雕刻、镶嵌,一样可以绽放不同的美丽,并非要执着于绿色。只有自己真正喜欢,翡翠的价值才是有意义的。

误区二、绿色越均匀越好

市场上往往会看到一些通体翠绿的翡翠,颜色鲜艳而且分布非常均匀,很多新手从直观感受上会觉得这样的翡翠很漂亮,误以为其价值很高。实际上,这样的翡翠大多都是假货。翡翠的内部是由颗粒状的矿物集合而成,因此它的绿色是局部分布的,绿色和非绿色之间会有界限,购买满绿翡翠时一定要谨慎。

误区三、历史越久越好

年代久远的玉石,有它特有的历史参考意义,但许多历史久远的翡翠种、水并不算好,除非热衷于收藏古董,否则就翡翠本身的价值来说并没有太大意义。购买翡翠时最重要的还是要看种、水、色、工。

误区四、不变色的就是A货

有些染色翡翠保持鲜艳的色彩可以长达10年至20年,而一些A货翡红色或者翡黄色的翡翠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就变色,这是因为翡翠内部化学元素有所变化。所以不变色的不一定是A货翡翠,变色的翡翠也不一定是假翡翠。

误区五、一味信任书上的理论

俗话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翡翠的优化技术可谓是日新月异,而书本上的知识也会存在滞后现象,如果按照书本上的方法去购买,很有可能就会买到B货或者假货。翠友们还是要多看多学,从实践中总结经验。

误区六、工艺越复杂越好

“大道至简”,很多质地上乘的翡翠往往被做成很简单的手镯或者戒面而不加雕刻;而一些有杂质或者裂隙的翡翠往往被能工巧匠雕刻成人物或者场景以掩盖天生之不足。

误区七、老坑、新坑代表年代新老

实际上,按照地质学观点看,老坑种和新坑种在地下形成的地质时代是相同的,仅是开采翡翠的先后年份不同。不能根据“新坑种”、“老坑种”这些字眼简单地判断年代,有些新坑种形成的年代比老坑种还要早。对于老坑种和新坑种的划分,其实就是同行前辈们的经验总结,从本质上来说二者并没有优劣之分。

误区八、越稀有越值钱

天然矿物有时候会形成一些很特别的图案,例如,有些矿物会排列成类似动物或者山水的形状。一些收藏家往往把这种翡翠当作是稀世珍品加以炒作。实际上,除了稀有之外,翡翠一定要符合美学原则,同时还要具备质地好的条件才真正“值钱”。

误区九、“捡漏”心理

因对翡翠不了解,不少人热衷于去地摊上或者小店里“捡漏”,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买到假货。要知道,并没有那么多所谓的“原产地直销”的低价翡翠等着你去捡,所以捡漏心态千万不能有。

各位翠友在购买翡翠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陷入这些误区,平时多积累经验多看多学,望大家都能挑到自己心仪的翡翠!

看完本文,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