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起源与翡翠发展

根据考古发现和文献记载,元代以前的腾冲墓葬中没有发现翡翠的墓葬。直到明朝,翡翠才传入中国。据《云南冀勘察记》记载,早在明朝初年,云南腾冲就进入了翡翠的孟珙配送中心进行商务活动。到明朝末年,云南腾冲的玉石业务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虽然五柳河沿岸的翡翠是在明朝嘉靖年间开采的,但到了清朝的甘龙年间,还没有汉人冒险进入玉石生产区。直到20世纪初,在玉石生产区寻找矿井和做生意的汉族人比缅甸当地人多。汉族人加入缅甸翡翠的矿业贸易,使得大量翡翠不断进口到中国大陆。

中国伟大的地理学家、探险家徐霞客于明末崇祯十一年到十二年间(1683~1639)在途经腾冲时,曾停留了40天,目睹了腾冲的玉石业,经历了一连串与翡翠有关的人和事,并拥有了两块翡翠,且记载于其文中,称之为翠生玉。在《徐霞客游记》中还包括了对翡翠最早、最具体、最生动的珍贵记录,这是翡翠作为玉石第一次正式的在中国古代文献中隆重登场。虽然在徐霞客之前有,也有一些文献中曾提及"翡翠"一词,但大部分很明显的是指翡翠鸟,另有少数一部分虽然指的是玉石,但却没有任何提及与腾冲、缅甸等概念相关的信息,故可以说徐霞客才是将翡翠和翡翠文化记录在册并传世的第一人。

(古老的翡翠加工坊)

明朝时期,中国与缅甸之间的翡翠文化交流开始逐渐频繁,此时,翡翠多作为贡品献给当时的中央朝廷。到了清朝时期,中国的翡翠文化进入了鼎盛时代,翡翠制品在朝廷和民间开始广为流传。同时,翡翠的商业规模一直在不断扩大,据清檀萃《滇海虞衡志》的记载:"玉出南金沙江,距州二千余里,中多玉。夷人采之,撇出江岸各成堆。粗矿外护,大小如鹅卵石状,不知其中有玉之美恶有与否估客随意买之,运至大理及汗省,背有作玉坊。角之见翡翠,平底暴富矣。"此段文字描述了当时翡翠的产出状况、玉石质量、销售情况等。清朝是中国历史上大量互动式发利用翡翠资源的时代,人们曾建立"作玉坊"对翡翠原石进行加工和销售,从而获得大量的经济收入,而且当时云南的腾冲、大理就是翡翠较为著为的集散地。翡翠得以广泛流传还得归功于清王朝的皇家贵族对翡翠的嗜好。

从清朝的乾隆年间开始,翡翠就备受多位皇间翡翠便达到了一个空前的全盛时代,慈禧太后便十分喜欢翡翠的用量相当庞大,翡翠被用于帛蜍或者镶嵌各式各样的首饰、陈列的艺术品、随身的朝珠、把玩的"玉如意"等。因此,翡翠在清代也有"皇家玉"、"帝王玉"的美称。

翡翠以其优雅而华贵、深沉而稳重的品格,在与中国传统玉文化的有权契合的过程中,一步步地不断向前展着。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玉雕厂、上海玉雕厂和南方玉雕厂等加工基地相继建立,使中国的翡翠市场得到了较长足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腾飞,翡翠市场也在不断迅猛地发展。而到了今天,在这个和平、富裕、繁荣的时代,伴随着人们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翡翠所展示出的艺术文化也越来越昌盛。

看完本文,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