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海派玉雕大师顾中华 论坛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

1465217002280_652166.jpg

“水韵墨功”系列《净悟》

“‘苔花如米小,也如牡丹开’,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话语,都代表一个梦,而梦的背后是对生命的思考。我就想去寻找答案。”

——王朝阳

王朝阳

王家大门左边的树下,立了一樽坐着石猴子的拴马桩。我们一行人到达时正值早晨十点左右,王朝阳和妻子正在院子的凉亭里享用早餐。一楼的会客大厅的橱窗里陈列着王朝阳的部分玉雕作品,在聚光灯下,玉雕作品熠熠生辉。其助手向我们热情介绍和讲解。王朝阳提前结束早餐,邀我们喝茶。于普洱的醇芳中,王大师带领我们走进了玉雕艺术探索之旅。

苔花如米小 也如牡丹开

“我有一个作品叫《青苔花》,大家都不知道青苔会开花,它的花特别小。青苔是很难见到阳光的,但是春天来了,即使花朵再小,也会像牡丹一样开放,这是生命的责任也好,自信也好。”谈到当前的作品,王朝阳给我们介绍了近期正在创作的《花之梦》系列作品。

“清代有一首诗是‘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如牡丹开’,现在的很多人感恩少,抱怨比较多,比如抱怨社会不公平。从精神层面,诗人对青苔花挖掘得特别好,很适合现在的人去借鉴和学习。诗感动了我,所以就开始往这个方向思考,然后创作了一系列的作品。” 根据王朝阳介绍,《青苔花》的设计首先要以材料为基础。作品原始材料的绿色连成一片,并且非常薄,就像青苔一样。这一块就保留了自然的形态,表现绿色的青苔。同时,材料上白得像米粒一样的地方就做成了青苔花。而黄色的部分则做成牡丹。“其实在这个作品上,青苔的绿色非常鲜艳,胜过了黄色的牡丹。然后再加上人物,一个自信、唯美的女孩子的形象,正在绽放她的青春。”王朝阳说。 “《花之梦》系列做了差不多三年了。当时的构思是想用最美的石头,就是翡翠,然后是花朵,用花朵来喻人,喻当下多姿多彩的女性。三种美相结合,阐述当代女性情感的魅力或者当下人们的一种情感魅力。”王朝阳认为,每朵花都有自己的话语,都代表一个梦,而梦的背后是对生命的思考。

五月初的上海国际珠宝展上,少了往年的热闹,看客不缺,买家难寻,这似乎也是2016年玉雕市场进入新常态的真实写照。市场难,坚持还是放弃?这样的思考,在青年玉雕师之间弥漫,这是一种对未来的迷茫?在如今金钱至上的大环境中,倒不如说是浮躁。

上海国际珠宝展现场

一、当代玉雕师处在难与不难之间

两份工作,一份三天就可以上手,而另一份至少三年,你会怎么选择?在生存与利益的驱使下,想必很多人都会选择第一份工作。这里所说的第二份工作,就是今天的主题:玉雕。

说玉雕师难,是因为从学徒到成为一名玉雕师,通常最少三至四年的时间,还得是不间断的雕刻学习。如果三年学习下来,并没有掌握手艺,那么基本可以排除在这行业了,如此长的周期,也限制了玉雕师的人数。要想练就一身精湛手艺,少则八年,多则几十年。

再说难,现在玉雕师越来越多,要想在行业中寻求突破,更是难上加难。

由中宝协、南阳政府主办的“2015年中国玉雕高峰论坛”于4月28日在南阳召开。本次高峰论坛第一次邀请到来自德国当代宝石雕刻大师Michael Peuster先生和彩色宝石雕刻新秀Alexander Kreis先生,与国内的玉石雕刻大师和著名收藏家们进行了中西方雕刻艺术的交流与对话。

德国当代宝石雕刻大师Michael Peuster先生

德国彩色宝石雕刻新秀Alexander Kreis先生

论坛期间,德国的雕刻师们介绍了来自德国的雕刻传统、理念和特殊技艺,并且探讨了在全球化的影响下,雕刻艺术未来的发展方向。他们表示,很高兴有机会能够同中国同行们分享西方的雕刻艺术,并且有机会深入的了解中国的玉雕文化,许多中国的优秀玉雕作品有着和西方完全不同的雕刻方式与技艺,令他们印象深刻,并且为他们带来了新的灵感。出席高峰论坛的主要有中宝协以及各地方领导、中国玉雕大师,玉石雕刻企业家,著名收藏家以及玉石雕刻同业人员。现场气氛融洽而又热烈,为中西方的雕刻艺术界搭建了良好的沟通平台。

论坛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