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共31篇)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1篇

良好的微课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认知方式是大有差异的,对于低年龄儿童,具体(多图、动画、视频)的知识对于他们更易于接受,对于中学儿童,认知方式已经发展为更易于接受抽象的知识,可以给予学生想象思考的空间,诸如高中语文,可以更

多的情景陶冶,而对于低年级儿童,情景陶冶也许就会分散注意力。

“停顿”对于低年级学生是不太需要的,而对于高年级学生,适当的“停顿”是非常必要的,此时的学生进行知识灌输显然是低效的,进行知识的自我思考才是高效有建设性的。

如果学习的对象是教师,则由于记忆能力下降,可能需要多次的重复,才能牢记。同时由于观念的固化,接受新事物有一定缓冲过程,在陈述内容、观点时,转折应适当圆滑、缓慢。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2篇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通过对例题的分 析和讲解,得到动量定理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3.能够应用动量定理处理一些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交流、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动量定理的推导以及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难点

如何正确理解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如何正确应用动量定理分析打击和碰撞这类短时间作用的力学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创设实验情景)

【问题一】

演示:在地板上放一块海面垫,尽可能把鸡蛋举的高高的,然后放开手,让鸡蛋落到海面垫上。

首先让学生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际操作:观察到鸡蛋并没有被打破。

引入: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落到海面垫上,鸡蛋却没有打破,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问题二】(情景暗示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在上节课知道,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新的物理量来研究运动物体对外界的作用效果:p=mv.某时刻物体有一个速度,对应有一个动量。如果说物体速度发生了变化,那么动量也会发生变化:=p-p=mv`-mv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问了:一个运动的物体,它的动量为什么会变化呢?这个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三】(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汽车刹车(坐公交车,我们就有这样的体会)在停下来的过程中动量变化()相同,慢慢滑行停下阻力小,作用时间长;急刹车阻力大,作用时间短。 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呢?

二、新课教学

(一)引导学生推导动量定理,并理解其特点

〖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v,在合力F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t,速度变为V`,求:物体的初动量P和末动量P`分别为多少?物体的加速度a=?

〖推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 且a=(V-v)/t

即:F合t=mV-mv=p`-p

〖讨论〗在这个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结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定理。

〖理解〗

公式中F合是指包括重力在内的所有外力的合力,它可以是恒力,也可以是变力, 当 合外力为变力时,F合应为变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此公式是一个矢量式,运用时要取正方向。

(二)应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师生共同归纳,学生举例)

第一类:在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增大作用力,必须缩短作用时间,常见的情形是“硬碰硬”。

例如:用铁锤钉钉子、冲床冲击钢板、鸡蛋碰石头等。

第二类:在动量变化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需要减小作用力,必须延长作用时间,常见的情形是“缓冲”。

例如:体操运动员落地时的下肢弯曲、汽车座椅上的安全带、蹦极的橡皮绳、鸡蛋落在海面垫上。

第三类:在合外力一定时,力的作用时间越长,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越明显,力的作用时间越短,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越不明显。

例如:以快慢两种不同的速度抽放在桌子边缘木块下的纸条,木块落地点距桌子边缘的水平距离不同(快时近,慢时远)。

(三)通过例题让学生归纳利用动量定理解题的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和运动过程。

2.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状态分析,找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和初速度。

3.选定正方向,表示出合外力的冲量和初末动量值。

4.列式计算。

(四)巩固练习

学生列举生活中可以利用动量定理解释的现象。

学生列式计算(先分析解题思路再做题)

质量是60的建筑工人不慎从高处跌下,由于系有腰间的弹性绳安全带的保护,他被悬挂起来。已知弹性安全带伸长相对很小,安全带长5m,安全带的缓冲时间为,求安全带所受的平均冲击力是多大?(g=10m/s2)

(五)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理解了动量定理内容特点,并会利用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也可以利用其求解一些打击和碰撞类力学问题问题,进一步体会到动量定理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3篇

乡愁微课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

1、掌握诗歌诵读的基本技巧,把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理解诗人以独特的意象抒发思乡之情的手法及借助时空变化来推进抒情的特色。

3、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准确理解诗歌的主题。

2、发挥想像和联想,欣赏诗歌的意境美、音韵美。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崇高情感。

【课前准备】

1、学生查找资料,了解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

2、教师创作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使学生进行多感官的文本接触,更易于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诗歌。

【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由罗大佑演唱的歌曲《乡愁四韵》,将学生带入情境中。 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歌曲是台湾歌手罗大佑演唱的《乡愁四韵》,

据说当年罗大佑在演唱这首歌时,曾使演唱会现场的观众潸然泪下。是啊,台岛游子几十年的故园梦,未能有个圆满的结果,思乡就成了他们共有的情结。《乡愁四韵》这首歌的歌词是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作品,在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今天,我们来研读于光中的另一首表达思乡情绪的诗《乡愁》。

第一乐章 作家身影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4篇

微课只讲授一两个知识点,没有复杂的课程体系,也没有众多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对象,主要特点是“短”“小”“精”“悍”。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短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5篇

当代影视创作思路的启示论文

“人文关怀”的启示

站在文化和电影创作的角度,大家都期望能够看见新的故事、新的电影、新的作品呈现。但是观众却更希望这些作品所讨论的问题和观念,或者价值标准等问题能够和自身相关;或是和当下关注的社会、环境、人文问题相关;或能够被关注和讨论,能够让自己在观看电影的同时自发、自觉地产生关注和认同。在当代快节奏的生活氛围和当代文化圈子的包围中,有许多时尚和现象总是不停地变化和翻新,而这些文化现象所代表、所对应的许多基本的、传统的文化价值却被世界上的大部分人所认同、所坚守。这类的作品中,许多优秀的与典型的作品都取得了其他同时代的相同或者类似作品所没有奢望过的商业、艺术的成就,具有跨越文化和国家地域的文化影响力。不但如此,它们的艺术生命力也是其他的作品所不可比拟的。这样成功的例子很多,就像捷克的电视动画《鼹鼠的故事》、日本的《聪明的一休》、中国的《大闹天宫》等都是大家所熟悉的成功的典范。其实这个道理反过来想很简单,在现在、当下这个时代,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各个地域甚至单独的个人都在很多的方面有着超越以前任何历史时代的紧密的联系,似乎每个人都会有如这个世界在缩小这样的错觉。在这样的条件下,文化之间的交流、联系、抗衡与共存也是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而每个人作为组成世界的个体在生存权利、生理、心理、人格尊重等许多的方面有着同样或者类似的价值诉求。这些价值诉求如果能够巧妙地作为电影或者动画创作的主题,而且能够在艺术表达上处理得比较得当的话,则很容易产生超越国界和文化差异的艺术魅力,就好像中国的观众同样会喜爱美国或者欧洲的某些经典的电影,而国外的艺术家或者观众也同样对中国的传统文化、武术和相关的电影艺术有越来越浓厚的兴趣或者关注一样的道理。这样成功的例子在现代和当代实在很多。比如较为典型的成功范例电影《女巫_》和《哈利波特》电影系列。而《美丽城三重奏》《魔术师传奇》这两部动画电影则正是在大家所熟悉的自行车赛、魔术等题材上面来构成自己的故事,并且通过故事中的主人公平凡的生活目标诉求和遭遇自然地流露出对于弱势文化与弱势人群的生活状态的关注。这样的人文关怀很自然地得到了大部分观众的认同、关注与思考。在关注、同情影片中人物的遭遇的同时,观众其实也找到了自己的问题的同情和共鸣。这样的结果不仅是创作影片的导演所希望的,也是当代影视作品非常重要的文化功能:通过有限的个人力量和电影故事,去尽自己的力量关心更多需要关心的人。

“地域文化”的魅力

特别在当代这个媒体、互联网泛滥的时代,说起“地域文化”视乎是一个落后的话题。可是在这个时代很令人奇怪的是,许多的现象和许多人的兴趣、甚至文化的关注要点却反复纠缠在“地域文化”这个主题上。这样非常成功的例子很多,如最为普及和最受关注的美国职业篮球比赛和黑人的爵士音乐。这些本来是产生于典型的地方性的体育竞技和种族歧视下的黑人文化,经过这些年的文化推广和商业宣传,也成为具有深远的影响力的当代美国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还有代表法国文化的时装与美食;日本的浮世绘与茶道;德国的汽车制造业等。如果把视线放回到动画创作领域中,也会发现相同的案例。比如类似的题材或者故事,在恰当的融合了地方文化的元素以后,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而且这种力量远远大于“1+1=2”,影响范围也难以估量。以大家最为熟悉和认可的好莱坞动画为例。好莱坞作为现代动画电影鼻祖,它所产生的世界性的文化形式和商业影响力毋庸置疑。仅就动画长片来说,早在20世纪90年代迪斯尼就注意到了“地域性文化”题材的独特魅力和影响力,创作出在全球市场大获成功的影片《花木兰》系列,还有《阿拉丁》《风中奇缘》《埃及王子》等动画片成功也是如出一辙;而在相同时期的其他传统题材的迪斯尼动画却因为题材缺乏新意,在商业和电影领域屡遭打击。几年后,作为迪斯尼对手的梦工厂又再度将中国元素挪为己用,奉献出全球影迷皆喜闻乐见的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分析其成功的原因在于梦工厂懂得将美国英雄主义的文化特点和其他典型性地域文化进行结合,在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加入本国特有的诙谐和幽默从而达到超越表象的,新颖的视觉感受。再如《功夫熊猫2》的导演詹妮弗尼尔森就明确谈到《功夫熊猫2》故事本身其实质还是典型的美国梦,她在访谈中曾说,“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该如何实现自己的梦想,如何成为英雄?我得承认,完全是西方的故事结构,或者说就是所谓典型的美国梦。”《功夫熊猫》系列在实质上和好莱坞之前创作的等动画长片是一样的。无论是片中出现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或印第安的土著文化,还是阿拉伯的民间故事、乃至《圣经》故事等,相对于美国本土文化来说统统都是一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异域”文化;而这些“异域”元素的引入,其目的却产生了意想不到的艺术魅力。这样的例子在电影作品中同样不少见,以好莱坞英雄主义为主结合中国武侠电影符号而风靡一时的《骇客帝国》电影系列就是同样的例子。

“拿来”与“坚守”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6篇

A:整个PPT当中,应当是50%文字,20%图片,30%空白。 B:整个PPT文字颜色不要超过3种,最好只使用2种。 C:上下一致,左右协调,PPT的上半页与下半页内容数量差不多,不出现头重脚轻,不要出现一边重一边轻的现象,左半页与右半页协调。

D:翻页动画可以有数种,但是不能太多,2-5种翻页效果是合适的。

E:审美不疲劳,不要出现连续的好几张都全部是图片或者全部是文字。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7篇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认“凛、冽、嗬”3个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骤然、玉屑、俗话、渗透、谚语、枕着、馒头、毛茸茸、沉甸甸、掷雪球、彤云密布、瑞雪兆丰年。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雪后的美丽景象,体会大雪给人们带来的喜悦心情。

4、领悟抓住特点描写下雪景象和通过写景及联想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3、4

教学准备:

瑞雪图(多媒体课件)和课文背景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每到冬天,你最盼望的是什么?我们都看到过下雪,也领略过雪景的美,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大概你会有一些新的感觉。

二、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自悟

自学要求如下:

1、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试着结合课文理解“彤云密布”、“瑞雪兆丰年”、“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的意思。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8篇

《醉翁亭记》写作思路及创作背景

写作思路

这篇散文写了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重点是写亭;第二部分,重点是写游。而贯穿全篇的却是一个“乐”字。

文章一开头是“环滁皆山也”这浓荫蔽日;秋天,风霜高洁;冬天,水落石出。四季变幻,奇景叠山。欣赏醉翁亭的山景,乐趣是无穷无尽的。

观赏醉翁亭变幻的山景,固然其乐无穷,但在醉翁亭观看人们行游,并在那里宴饮,更是别有一番乐趣。背着东西的,边走边唱;走累了的,在树下休息,怡然自得。人们前呼后应,老人小孩,往来不绝。这里有静有动,有声有态,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滁人游乐图。接着又写到肥鱼泉酒、山肴野蔬的太守宴,以及夹杂在众人一片欢乐之中的“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的太守醉态。在极写欢乐中,把太守复杂的心境,也微妙地表达出来了。

创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 韩琦、 范仲淹、 富弼、 吕夷简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 夏竦之流。 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虽然政治开明、风调雨顺,但却不思进取、沉溺于现状,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9篇

上饶中学关于开展微课题活动的实施方案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感悟即成果”,是教科研工作的基本特点。立足于“观察一个问题、研究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推进我校课程改革,本学期我校将展开微课题活动研究。

“微课题”研究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备课、上课、课后反馈、作业批改、辅导等)中所发现问题而设计成课题而开展的一种教研活动,是对课堂教学不足的补充。教师要从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从学生学习中发现问题,然后把问题当做一个个小课题来立项研究。秉承问题即课堂、行动,即研究的策略,把一个个小问题做深做透 。

“微课题”的内容可以是“点状”,也可以是“碎片状”。课题内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解解法归类,考点归纳等,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模式探究,知识点的讲授和展示,优生培养,差生治拐等。

“微课题”的类型:

1、教材处理型:“说课”、“微课”比赛,“同课异构”,“必修”与“选修”等

2、教学模式探究型:反思性教学模式,交流——自否模式,“四学”自主学习模式(自学、合学、展学、测学)等

3、教法探究型:“新课导入法”、“审题法”作文教学,学案讨论反馈法等

4、课堂教学型:“优质课”比赛,汇报课,示范课,边讲边实验,听评课等

5、试题解法归类型:淘汰法解选择题,有机推断题解法探究,试卷讲评课等

6、班级建制型:小班制、零班、实验班、特长班,文科女生班等

7、实验设计型:实验改进,微型实验设计,创新实验,自制教具等

8、社会实践型:军训、研究性学习,志愿者服务等

“微课题”研究的流程:选题→填写“上饶中学微课题申报表” →校学术委员会审查立项→教学处批准立项→课题实施阶段→填写结题报告→校学术委员会审核结题→教学处批准颁发结题证书和教研经费。每个学期有两次课题申报的时间,每学期最后一个月为结题时间。

具体方案如下:

一、学习阶段:8月28日——8月30日

组织全校教师学习《开展微课题活动研究》,让全体教师了解微课题研究的相关理论,制定微课题研究方案。

二、申报课题 :

本学期课题申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9月1日——9月15日

9月12日前各位教师撰写好《上饶中学微课题研究申请表》,上交教研组长处。

9月13日:各教研组长将本组微课题研究报告上交年级主管教研的副主任处。

9月14日:各年级主管教研副主任将微课题报告上交教研处。

9月15日:教研处邀请学术委员会委员进行审核

第二阶段为11月2日——11月5日。

11月2日前各位教师撰写好《上饶中学微课题研究申请表》,上交教研组长处。

11月3日:各教研组长将本组微课题研究报告上交年级主管教研的副主任处。

11月4日:各年级主管教研副主任将微课题报告上交教研处。

11月5日:教研处邀请学术委员会委员进行审核

教师根据自己的教育教学情况,合理选择课题,填写《上饶中学微课题申报表》。积极倡导教师从自身工作实践中自主发现问题,自主确立课题,课题尽量做到:小、新、型、实。

1、选题要基于教师的实践,切入口要小,针对某个疑点、难点、热点问题,适合教师开展实践性研究。

2、选题要有自己的特色,尽可能选择自己熟悉的、关注的、有思考的问题进行研究。

3、选题要有针对性,针对当前遇到的、需要解决的又有能力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无法驾驭的、不能解决的、对目前的教育教学没有帮助的问题尽量回避。

4、选题要能够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一味强调理论,就会脱离现实,也难以获得源头活水;片面强调实践,就走不出经验的束缚,不利于课题品质的提高。

三、研究方式:

1、个人微课题研究。(1人)有教师个体自己实施,强调教师个体认识的深入和发展。

2、小组微课题研究。(2-3人)强调小组间的合作和交流。

要求每位教师必须参与到微课题中,并将此研究活动纳入教师教学教研业绩考核与优秀教研组评比。

四、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以计划、教学教研案例、反思为形式,不断提高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2、经验总结法:将微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课题小结报告。

五、研究过程:11月15日——12月13日

微课题的研究周期为1-3个月,课题组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校级研究活动,并填写好微课题研究报告表。

六、 结题阶段

12月13日:各位教师撰写好《上饶中学微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以及教研论文,上交教研组长处。

12月14日:各教研组长将本组微课题研究报告上交年级主管教研的副主任处。

12月16日:各年级主管教研副主任将微课题报告上交教研处。

12月17日——12月20日:教研处组织学术委员会委员进行评比,选出优秀微课题若干参加学校的评比展示。

研究者通过课题研究报告、论文、案例等形式提交课题研究成果。校教学科研处于12月底组织举行微型课题成果鉴定评比活动,优秀微课题在学术报告厅进行展示。

七、填表说明

《上饶中学结题申报表》“问题描述”即遇到什么问题,“课题界定”即将研究什么问题,“研究思路”即将要具体研究哪些问题,“研究过程”即将用什么研究方法、策略,采取什么研究行动,“预期成果”即将达到怎样的预期效果:学生变化、教师变化、研究过程中呈现的文字影音效果等。

《上饶中学微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研究成果”需附研究论文。

上饶中学微课题研究申请表

课题名称:

主持人:

年级组别:

课题类型:

课题编号:

上饶中学微课题研究申报表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10篇

新课程标准中对摩擦的表述是“通过常见事例或实验,了解摩擦。”可见,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给我们的实际教学留下了很大的创造空间,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

【教学目标】

能够在学习完“二力平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实验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

【教学重点】

学会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难点】

根据所学的二力平衡原理,在实验中保证小木块始终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法、实验探究法、讲授法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木板、木块、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摩擦力就是指两个互相接触的物体,当它们做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力,那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摩擦力也是无处不在的。现在老师将平放在桌面上的物理书本拉过来,请问一下同学们,物理书现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呢?

很好,是四个力。分别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竖直向上的支持力,老师给它的水平方向上的拉力以及受到与书运动方向相反的水平摩擦力。那你能说一下这个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吗?

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试着测量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既然我们需要测量力,那么用到的实验器材就一定会有弹簧测力计,除此之外,老师还准备了一个木板和一个小木块。

现将小木块平放在木板上,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我们会看到弹簧测力计被伸长,木块的受力分析就等同于我们刚才所说的那本物理书,那我们观察到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会受到两个力的作用,分别是拉力和滑动摩擦力,同学们思考一下,根据我们所学的知识,物体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所受到的两个力大小相等呢?

没错,那就是二力平衡的时候。我们上节课学到当一个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时候,它就处于平衡态了。因此,我们现在想要测量水平方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则需要在实验过程中匀速拉动我们的小木块。这样,我们所得到的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拉力大小)就应该等于小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至此,我们再将整个实验整理一下。

在这个实验中,我们根据的实验原理是:二力平衡。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木板。

实验方法: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

最后实验的测量结果:F=Ff=N.

在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在使用弹簧测力计之前,首先需要将弹簧测力计调零。

2、在用弹簧测力计拉动小木块的过程中,应将弹簧测力计保持水平的状态,不可倾斜。

3、在整个拉动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小木块为匀速直线运动,不可断断续续,否则不满足实验原理,造成较大的实验误差。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11篇

职业教育的微课运用思路论文

一、汽修专业微课程教学的要素和特点分析

微课从定义来理解是指课程内容精炼、围绕教学标准或者教学大纲的要求,以视频为载体来呈现课程重难点内容。它的特点是短小精悍,针对某一个小知识点来开展教学或者组织内容,一般时间不宜过长,控制在5~8分钟是教学效率是最高的,一个微课的课堂容量是有限的,它可以称之为是一个课例,但形式和内容上又小于课例,一般为十几兆或者几十兆,能实现在线或者下载的浏览,界面友好易于操作,便于学生学习和教师交流。教学资源的组织主题鲜明有特点,迅速切入主题,立场统一,一个微课就解决一个主题,不拖泥带水,选材内容要贴近生活或者专业,让学习者迅速找到感觉,知道我在学什么,通过学习我解决的问题或者知识点、技能点是什么,通过微课学习与其他学习方式比较,选择微课学习的方式是不是最优质最高效的。微课学习后,要能及时的进行反馈,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测验,这种测验包括学习者的学习情况测验和对微课程本身的评价。这些就是我对微课程的理解和组织微课教学的一些方法和原则。在发动机课程的教学中,很多内容我就以微课程的形式来组织教学活动。例如在发动机电控系统的故障诊断时,传统的教学无法满足整个班级每个学生都能动手操作。于是我把技能操作的过程微课化,分段式,将某个元件的检测方法首先录制成微课,放到校园平台,让学生课前先学习,通过微课后面的考核内容后,才有机会实车操作,这么做的效果是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微课的内容,由于有了前面微课教学的基础,学生实车操作时效率大大提高,也延长了实训车辆的使用寿命,不至于造成车辆的早期损耗。这样教学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微课的内容有了理性积累,通过实车操作有了直观认识,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大大提高,技能和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延长了记忆时间。

二、汽修专业微课程教学资源的应用分析

对于微课教学在汽修专业课程的教学的应用,我做过一些调研,主要是针对某门课程哪些内容适宜采用微课教学,开展微课教学的难点是什么,微课教学的优势等。通过调研发现,70%的教师对于微课教学的优势是肯定的,也乐于开展这类课程,有过微课教学的探索和实践,但同时又有压力过大的方面,主要是由于课程教学资源匮乏,靠教师自己开发微课程相对于传统教学的备课又要花费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没有形成团队,开发效率低下。要让微课教学形成常态化,必须要有一个专业的微课程制作团队,分工明确,最优势的团队组合是要有一名有软件开发和视频处理能力的计算机教师,一名专业实训课程教学经验丰富的任课教师和一名语言组织能力强的教师,这样的组合能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将微课程制作和教学效果发挥到最好。例如在开发发动机机油泵的微课程时,专业实训教师将机油泵的工作原理和构造特点描述准确,由计算机教师开发视频和动画,通过教师的配音,将可以很方便的将原理阐述清除,省掉老师大量的课上时间去讲解,大大太高了教学效率、原理阐述更加合理化更便于教师讲解和学生的理解和掌握。但是如果这个微课制作的过于单调和机械,就失去其创新的特色和制作的必要。汽修专业的微课程还要方便学生的在线学习和巩固,要能设置一些关卡,通过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乐学。例如在开发自动变速器的微课程时,除了阐述自动变速器的作用、原理和构造外,还要将自动变速器的结构通过图片和视频来展示,通过对比来呈现自动变速器相对于手动变速器的优势,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和接收,加强教学效果,通过动画和视频讲解液力变矩器的工作原理,将液力变矩器的涡流、环流、和螺旋流的特色进行动画演示,流动路线更清晰,让学生更直观的掌握其工作机理。对于自动变速器传动比和传动效率来说,通过微课程展示是最合适的,如果单靠教师讲解效果会很差。微课的结束部分要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和学生的学习展开评价以及学生课后的拓展提出要求。这就是汽修专业一门课程某个微小知识点的一次微课教学,总体结构是提出目标、分析内容、重难点的突破和课程总结等几大部分,在此基础上要提高微课质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习兴趣,最大化的实现教学目标。

三、微课教学的案例分析

在发动机故障诊断的教学时,我就采用了微课程的教学形式,现对教学步骤做一个总结,首先是故障诊断之前的准备工作,大概3分钟,通过视频或者动画的形式展示工作过程和安全要点,对于错误操作或者易发问题也进行展示,学生可以现场纠错,通过纠错训练减少学生操作时的错误,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例如车轮挡块的放置,易发问题是放置位置偏向外侧,通过视频纠错很容易就将这个问题解决了。如果靠教师讲解效果就会打折扣,肯定有学生还会放错。机油液面的检查也通过动画展示,将机油尺的刻度放大,便于学生学习。接下来就是读取故障码和数据流分析,这个内容如果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就会效率很低,一节课只能完成少数同学的学习,通过微课以视频的形式将数据内容展示就会效果提升很多,学生就不要挤到一起来读取数据流了,至少将教学效果提高2倍以上,无形中将有效教学时间放大了,避免了有人做有人闲的情况出现,课堂效果大大提高,学生也会学的更充实,更有成就感。接下来的元件测试和线路测试更能体现微课教学的优势,如果每个人都来操作,线束插头一节课就破坏了,教学成本太高,效率过低,将元件检测录制成视频就避免了车辆零部件的损坏,教学效果同样有效。线束的测量内容时,可以将接头放大,采用动画的形式来呈现短路、断路和接触不实的效果。以上就是我在汽修专业微课程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

四、结语

通过微课程的教学,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又锻炼了教师的理论基础和科研水平,这样教学的特点是学生通过微课的内容有了理性积累,通过实车操作有了直观认识,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大大提高,技能和知识点的掌握更加牢固,延长了记忆时间。微课教学可以说使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受益。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12篇

微课的特点在于其“目标明确、短小精悍”[4],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应避免将微课设计成为变相的灌输式授课。首先,要考虑的因素就是要分析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特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提供持续便捷的可循环学习资料,让学生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学习层、学习能力及学习特点来支配自己的时间,调整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这将是微课设计的最终目的。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除了视频还可以在设计中加入练习、课外设计、解决问题的思路等,避免微课也成为单纯的灌输式授课。

视频的时间长度严格控制在10min以内

据报道,人的注意力集中在10min之内,其对认知信息的接纳和加工将更为高效[5]。因此,微课设计前必须对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进行解析,有效解决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和考点。选题是不宜太大,应在有效的时间内解决1~2个重点问题,不要过分追求大而全,一方面知识可以讲透,另一方面学生也不至于走马观花地看热闹,做到单位时间的真正有效。

一个重点,一段微课,做好知识的“分点化”教学

应做到“因材施教”,每一段微课视频针对解决一个教学重点或难点,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主地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真正的片段式学习、个性化学习。微课设计也是翻转式课堂研发的基础,在设计时一定要有别于传统的授课录像。微课的“分点化”不是将传统的课程零散化、孤立化、盲目地切割不成体系,其在设计时要保持知识的融合创新和知识的连通性,可以根据一个主题、一个问题、一门课程等多系列微课的开发和整合,在“分点化”的同时又做到关联化和体系化[6]。

多种形式展现案例的导引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生非常重要的一门基础学科,其不但涵盖了护理的发展和理念也融汇了很多临床知识、护理心理、人际沟通、护理管理、卫生法规等多学科内容,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可以多手段、多角度地去表达,包括病例图片、音频、视频、电影片段、动画设计等。如在指导学生学习护理学发展史时,可以播放一段南丁格尔的电影片段、“护士节”护生授帽的视频、“非典”时《护士长日记》的故事、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的感言等;在感动的氛围中,抓住学生的心灵,唤起他们对护理职业的崇尚感,在教学的同时提高了学生对护理职业的热爱。

多技术手段展现多种类内容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13篇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审美特征。

2、初步尝试为奇石命名。

3、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璧石的审美特征。

难点:对赏石文化的理解。

教学方法

通过精选实例进行知识讲解,讲解中不断设疑,促使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最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内 容

一、导入:

展示上海世博会上安徽馆前的迎客松灵璧石。

提问:

1、你认识它吗?

2、你知道天然形成的奇石也可以作为艺术品进行欣赏吗?

通过提问引入“奇石”概念。

二、探讨新知:

(1)初识赏石文化

奇石的概念:又称“观赏石”、“巧石”、“石玩”、“雅石”等,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展示图例)

(2)提问:你知道清朝皇帝曾经为哪种奇石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石”吗?

“发现之旅”——探寻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其审美特征

(灵璧石的成因很复杂,这里只概括了主要原因;灵璧石的种类也很多,只能选择几个典型石种稍作讲解;灵璧石的审美特征更是牵涉到许多美学概念。本微课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引领到赏石文化的门前,学生还需自己迈进门槛,做进一步探究,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3)奇石的命名

先举例说明命名的方法,再请学生尝试为奇石命名。

(4)小结:

灵璧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质朴,美在含蓄。

三、课后拓展:

赏石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爱石、藏石的故事,如“米芾拜石” 、南唐后主李煜不爱江山爱美石的传说等等。

如今,赏石逐渐成为国际潮流。除了灵璧石,还有许多著名的石种,请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更多的赏石知识。

思考:你对赏石文化有没有自己的见解呢?

希望同学们在课外继续探索大自然馈赠我们的奇美,请参考中国灵璧石网。

(通过欲扬先抑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并提供相关网站,作有效引领。)

测试题:

1、奇石又称(ABCD),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

A、观赏石 B、巧石 C、石玩 D、雅石

2、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是灵璧石、(AD)、昆石。

A、太湖石 B、雨花石 C、大化石 D、英石

3、清朝皇帝曾经为(A)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石”。

A、灵璧石 B、太湖石 C、英石 D、昆石

4、灵璧石种类很多,主要有(AC)、五彩灵璧、白灵璧等。

A、磬石 B、吕梁石 C、龙鳞石 D、菊花石

5、灵璧石的审美特征主要体现在形 、(ABCD)等方面。

A、声 B、色 C、质 D、纹。

进阶练习:

1、搜集1—2首描写、评价灵璧石的诗词。

2、搜集1—2个历史名人与灵璧石的小故事。

3、通过自主探究,了解其它观赏性奇石。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14篇

一、教学背景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8页内容。 教材分析:

《倒数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学生是在学习了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为后面学习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做准备,因为一个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归结为乘这个数的倒数。所以它是学习分数除法计算的知识基础,沟通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起着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教材中通过几组乘积为“1”分数乘法的算式,积累学生对倒数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学情分析:部分学生在课前预习学习中已经接触了一些关于倒数的知识,但是对于倒数概念的建立非常不系统、不牢固,他们不会用语言叙述倒数的意义,在写法上也会出错,并且认为倒数就是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将倒数的意义和求一个数倒数的方法混为一谈。

学生对倒数的认识局限于一个数,或者是把两个数倒过来。而大多数学生还没有接触过倒数知识。

二、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1、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2、学生经历探索“倒数意义”和“求倒数的`方法”的过程,学习运

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并发现它们的规律;借助直观渗透数学知识之间普遍联系的思想,感悟“1”的重要作用。

3、初步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体会数学的特点,感受数学的价值。

学习目标: 1、知道倒数的意义。

2、经历倒数的意义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

3、会求一个数的倒数。

教学重点:倒数的意义与求法

数学难点:理解“互为”的意义,明确倒数只表示两个数间的关系,而不能单独地说某个数是倒数。

三、教学方法: 自学法、讨论法、谈话法、练习法。

四、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好!首先请大家欣赏两幅图片,通过这两张图片你都能获取哪些信息呢?

不难发现这两张图片都来自美丽的江南水乡,都有美丽的倒影。 在我们中国有许多有趣的汉字,下面就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些汉字,你能发现什么?

吞----吴 杏----呆 由----甲

(1)按照上面的规律试着填一填下面的数。 4125 —( ) —( ) —( ) —( ) 7238

你能根据分子和分母的位置关系,给这三组数取个名字吗? 我们给具有这样特殊规律的数取名为倒数。

(2)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六年级数学第三章第一节《倒数的认识》。

2. 探究新知

关于倒数,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什么是倒数,倒数具有什么性质?

(1)同学们先计算,再观察,看看有什么规律。

3817151×= 5×= = ×12= 83515712

我们不难发现第一个特点:每组中乘积都是1;

第二个特点:都是两个数,而且这两个数的分子分母都交换了位置。 我们把具有这样特点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概念中首先必须是两个数,其次这两个数的乘积是1,这样我们才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互为”就是互相、相互的意思。就拿=1来说,因为×=1,所以和互为倒数,也可以说的倒数是,反过来的倒数是。 不能单独说哪个数是倒数,或哪个数不是倒数。

5. 回顾与总结

我们要判断两个数是不是互为倒数或求一个数的倒数,我们只需要看这两个数的乘积是不是1或判断他的分子分母是不是交换了位置。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一开始通过两张图片和中国汉字引入新课,帮助学生理解“互为”和“上下交换位置”的含义,从而为构建新知扫清语言理解障碍。并在课中多次强调表达的准确性,引导学生在与他人的交流中,

运用数学语言清晰地、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讨论与质疑。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15篇

2015年9月22日,离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还有一个礼拜,可是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博才洋湖小学“小叮咚”电视台却早已热闹非凡。原来孩子们通过自主报名的形式正在参与博才洋湖微信公众号“微说吧”中秋话题的现场录制。除了高年级的孩子,还有不少刚踏入小学校门一年级的孩子结伴前来。一五班的陈誉戈和徐子康小朋友骄傲地告诉现场的编导自己可是“有备而来”,因为在前一天的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就带着他们畅想星空,启发他们原创星星与月亮之间的对话,大家聊得非常的开心。其实除了“微说吧”主题活动,在中秋前夕,全校各年级的孩子们都获得了一份“特别惊喜”——与语文﹑数学,音乐﹑美术﹑口语交际等学科的教师结对,一起领取“玩转中秋”快乐节日任务单,为即将如约而至的假期做好充分预热。小小的任务单一下子让中华传统佳节“中秋”的味道在校园里变得格外浓郁,而小小的任务单背后,蕴含的各种花心思的趣味设计,也预示着学校打破学科壁垒的跨界德育课程已经拉开序幕……

热点聚焦

当今世界各国的教育都在聚焦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我们国家也不例外。2015年3月30日正式印发的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就与时俱进地提出:要研究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为了全面深化课程改革,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校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出发,综合考虑学校特色的打造和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优化、整合、、主题引领,努力将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校本课程项目化实施,将德育工作融入学校整体的课程实践中。

学科跨界

秋季课程“星空下的仰望”——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通过“星空课程”的学习,感受天即自然,刚强劲健,永不停息。而能与天空对话的人怎会不拥有宽阔的视野与博大的胸襟?金秋九月是快乐的开学季,学校的秋季课程——“星空下的仰望”也正式启动。借着中秋佳节的东风,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征设计活动课程,开始“玩转中秋”。低年级起航:参评“小小摄影师”,拍一拍美丽的月亮,并了解月亮与中秋的联系。活动中一(2)班的李雨琪同学创造性地进行错位构图,照片中的月亮就像一颗闪亮的珍珠镶嵌在妈妈的手上。孩子也在任务单上动情地写道:我将月亮做成戒指送给亲爱的妈妈。俨然一副小诗人的模样。二年级的孩子在探究中发现,原来古时中秋赏月还有多种讲究。在汉朝,人们中秋祭月还需要沐浴更衣。到了清代,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人们便要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深入浅出的活动设计让孩子们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礼仪文化博大精深。中年级遨游,孩子充当“小小设计师”,他们不但用发现的眼睛寻找传统图案“祥云”“奔月”背后的故事,还创作了独一无二的特色月饼。二(2)班王一平同学在设计月饼时,特地画了全家福的三张笑脸。他用稚嫩的童声告诉人们:“中秋可是中国传统的团圆节!”在“谁是月饼王”这一环节,孩子们更是将中秋节与数学知识相结合,来探讨同种类的月饼,馅多厚﹑皮多薄才好吃,并认识到原来中秋吃月饼是依天时而定,因为月饼甜香高热,适宜暑热消退,寒意渐浓的时节。高年级远程同学由“嫦娥奔月”的故事引发品读与星空有关的神话传说和民间故事,在中国传统经典中浸润童心。有了九月的“激趣”,随后而至的温情十月大家便开始沉下心来阅读。星空故事绘本﹑西方十二星座﹑中国传统二十八星宿让孩子们目不暇接。六年级的孩子则在九月阅读的基础上尝试着编写剧本,挥洒自己的创作热情。与此同时激动人心的“星空帐篷节”如约而至。近百顶帐篷在学校操场悄然绽放。闪耀的霓虹灯、百变星空魔方、原创星空科幻画小径、星空KTV、古诗大集结、星空影院,还有湖南天文台筹建委员会负责人谭巍老师带来的星空科普微讲座,让孩子们再一次沉浸在对星空的无限遐想中。快乐十二月,学校开始“星空游学”——星空题材音乐欣赏、电影赏析、游学科技馆,再由天空辐射到海洋。透过一个中华传统节日,经历一学期的横向与六年纵向的熏陶,孩子们不仅了解了中国礼仪、饮食、史学文化,对宇宙星空相关的科学知识产生无限向往,而且能够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来看待问题,用更加宽广的心胸来思考问题,鼓舞自己站在更大的舞台展示自我风采。春季课程“大地上的希望”——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萌生万物,赐予人们一切。通过春季课程的学习,懂得大地的厚重,感悟生命的传奇,唤醒我们对自然的感恩之心与责任之行。春风拂面,万物萌生。春季开学点燃“大地上的希望”。以三•一二植树节为起点,四•二一地球日为铺垫,六•五环保日为高潮,学校把科学课、文健课、综合实践课、少队活动课等课程相互融合。低年级的孩子“玩转魔法种子”,在种植中学会观察,学会分享。记得在去年的植树节上,有的孩子得到了辣椒的种子,有的孩子得到了草莓的种子,有的孩子想要玫瑰花的种子可偏偏得到的是不会开花的含羞草,有的孩子种植的康乃馨因为一场雷阵雨而“全军覆没”,不想半途而废只好重新开始。由开始的期待,经历后来的小情绪甚至是失败,再到之后的喜悦收获,在种植中学生们感受到不同植物的特征,也认识到自己就像这些植物一样,各有特性——也许自己不是灿烂的向日葵,但是可能是自由灵动的跳舞草。不刻意﹑不强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种植中孩子们也发现照顾一个生命的不容易,从而引发了他们的思考,出现了一个个“微孝行动”,例如主动帮助爸爸妈妈打扫房间,收拾碗筷等等。中年级的孩子“魔法升级”,种植可用于美术课堂的扎染植物,可用于餐厅食用的五谷杂粮,学会通过关注身边植物,建立与生活的联系,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唤醒内心的环保意识。而高年级的孩子则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走进学校旁边的洋湖湿地公园,去关注湿地植物的生存现状,调查长沙湿地的环境现状。由自然观察——生活联系——责任意识,从爱家庭到爱洋湖再到爱长沙。通过“大地萌芽”,学校不仅希望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加希望他们学会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

未来展望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16篇

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以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视音频。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相较于传统视频课的资源封闭,资源枯竭,难以修改,教师为主。显然微课有着自身的有点,例如易搜索,易传播,应用范围广等。同时微课的录制对象,学习对象可以是任何人。微课的选题是微课制作最为关键的一环,良好的选题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不好的选题同样使得微课变得平凡甚至平庸,淡然无味。

微课作为一种媒体,内容的设计既要适合使用多媒体的特性,对于不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的内容,制作的结果也许是徒劳的,因为也许使用黑板教学或者直接用生动的语言营造一个适合场景的教学效果会更佳。同时也会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平淡无奇。令学习者失去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因此微课选题要适合使用多媒体来进行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彩的动画和有趣的视频。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17篇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识别五种不同的山体部位。

二、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体部位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绘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培养;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形成地理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五种不同山体部位;

2、区别山谷、山脊。

五、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等高线地形图的模型、等高线地形图(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二)授课:

教师拿出模型,与同学一起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出示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同学通过观察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弯曲规律,帮助学生得出规律,识别山谷、山脊;联系瀑布的形成,强调河流的形成部位。

(三)课堂小结:

教学反思

一、教师自评:

《地形图判读》这一节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在教学中,我以自制模型为载体,以海拔的认识——等高线图的判读——山地部位名称作为教学主线,较好地演示了等高线的基本原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知识,使教学变得形象生动,较好地强调了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获取知识。但是在帮助学生辨析山谷和山脊时,我比较着急,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较少,这对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有些困惑;还有如果语言的表达能更简短精确、风趣幽默,我相信效果会更好,还要继续努力。

二、学生反馈:

教师语言通俗易懂,教态亲切自然;教学用的模型直观、形象、生动,让我们似乎身临其境,并且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也是依照模型绘制的,让人一看就明白。

三、同行点评:

1、备课充分,教材处理得当,教学目标清晰、科学性强,教学重、难点突出。

2、运用自制模型并结合小黑板,形象直观地呈现教学内容。

3、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18篇

《微课堂》研究开发及实施方案

一、微课堂的定义

微课堂,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使用多媒体技术,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教师围绕某个专题、某个片段、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者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的一段音频或视频。视频时长5~10分钟。

二、“微课”的主要特点

1.教学时间较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为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

2.教学内容较少:相对于较宽泛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

3.资源容量较小:从大小上来说,“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视频格式必须是支持网络在线播放的流媒体格式,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

4.资源组成、结构、构成“情景化”:资源使用方便。“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它以教学视频片段为主线“统整”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时使用到的多媒体素材和课件、教师课后的教学反思、学生的反馈意见及学科专家的文字点评等相关教学资源,构成了一个主题鲜明、类型多样、结构紧凑的“主题单元资源包”,营造了一个真实的“微教学资源环境”。

三、微课的分类

1.按照课堂教学方法来分类,笔者初步将微课划分为11类,分别为讲授类、问答类、启发类、讨论类、演示类、练习类、实验类、表演类、自主学习类、合作学习类、探究学习类。

2.按课堂教学主要环节来分类

微课类型可分为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其他与教育教学相关的微课类型有:说课类、班会课类、实践课类、活动类等。

四、上好微型课的基本要求

2.讲授线索要清晰。

3.教师语言要得体。

4.课堂板书要简约。

五、微课制作录制形式

微课可以使用手机、数码相机、DV等摄像设备拍摄和录制,也可以使用录屏软件录制的音频或视频等。

微课堂录制方法:

微课视频录制方法一:数码录像机+白板。

微课视频录制方法二:此法类似于方法一,只是硬件由较大的白板和较专业的DV,变成了白纸和手机,相对来说准备起来更容易些。

微课视频录制方法三:录屏软件+PPT,需要事先精心设计好PPT,边讲解边演示PPT。 微课视频录制方法四:录屏软件+电子白板+手写板

(一)微课内容要求

1.微课要求录制时调整电脑分辨率为1024×768,颜色位数为16位。

PPT尽量做到简洁、美观大方。

2.时间须严格控制在5-8分钟左右。

3.内容非常碎片化,非常精炼,在五分钟内讲解透彻,不泛泛而谈。

4.在编写微课内容时,基于教学设计思想,完全一对一地启惑解惑。

5.微课在内容、文字等上必须正确。

6.微课讲解时,声音响亮,抑扬顿挫。

7.若在讲解中使用课件,课件有视觉美感。

9.建议能看到教师头像。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19篇

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微文化”悄然诞生,形成了许许多多的微群落――微博、微信、微访谈、微电影、微小说等。当下的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

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我们会认为微课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等。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我们的教学一直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之后出现了在线教学,但单纯的面对面教学是最低效的,在线学习会比面对面教学更有效,怎样能达到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呢?那就将这两种模式结合在一起形成混合学习模式。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学校上新课,家里做作业,所有内容齐步走,只照顾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课后遇到问题怎么办呢?没办法解决就会到课外辅导班。而现在所推行的翻转课堂则是在家里看视频上新课,到学校来做作业参加讨论,家中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随时在线与同学互动,回到课堂老师可以对有疑惑的同学进行个别讲解,也可对某知识点重点讲解。由此在课堂中可以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也可回到家中再次观看视频进行学习。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对于微课的录制我觉得还有些难度,以后会继续努力学习新的事物。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课余时间真的要好好的充电,微课的录制和剪辑还没怎么学会,将来要学的.还很多。

微课制作培训反思

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对它很模糊,没有明确的认识,认为就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经过这次培训后,有了深入了解,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我经过反思,认为在录制微课时需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找到讲解的知识点,5―8分钟左右,最长不宜超过10分钟进行讲解。

2.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更适合教师的需要。微课设计要牢记“少就是多”。明确了教学目标之后,到底选择哪些资源、哪些问题,进行筛选,使资源、问题都聚焦到目标的解决上。录屏时,不要认为越多越好。牢记“少就是多,多就是少”。少而精,可以把思想传达出去,而多了,则把核心信息淹没在信息的海洋中。

3.微课选取的教学内容一般要求主题突出、指向明确、相对完整。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要多摸索,多尝试,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20篇

微课视频的主要制作方式有:

A.拍摄式微课

通过外部摄像设备,对教师及讲解内容、操作演示、学习过程等真实情境摄制下来的教学视频。

B.录屏式微课

通过录屏软件,录制教师对着电脑屏幕的讲解、分析、演示过程。(含声音和教师头像)。或者通过交互电子白板、一体机等数字媒体的录制功能,同步录制课堂的教学过程。

C.动画型微课

运用图像、动画或视频制作软件(如Flash、PPT、绘声绘影、Movie Maker、GIFAnimator等),通过微课脚本设计、技术合成后输出的教学视频短片。

D.混合式微课

接着,李老师结合我制作的《部首查字法》,向老师们介绍了如何运用Camtasia Studio软件,对ppt演示进行屏幕录制。以前我录制微课用的都是这种方法,今后我也要尝试用其他方法来录制微课。

总之,这次的培训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领略了新时代的教学新方法。今后,我将努力钻研,让微课在教学中得到实践,让学生的学习空间更广泛,思维更开阔。

微 反 思

微课包设计可以说是我们本学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学习内容。当前,微课的广泛应用已成为现实。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教师,我们不同于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教师的必备能力。因此,我们小组成员都十分重视这次微课设计的学习。在微课设计的过程中,我们按照老师讲的方法,一步步完成自己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录屏软件,有很多收获,但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在设计结束后,我们对整个设计过程进行了反思,主要如下: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21篇

教学目标:

1、通过例句让学生感受将句子写具体的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

2、区分“的”与“地”的用法,并能够结合具体的句子正确使用“……的”与“……地”,从而将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例句:狗儿跑了。

这是一句完整的话,但不具体。如何把它写具体呢?

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

思考:

狗儿为什么要跑?(看见了蝴蝶)

这是一条怎样的狗儿?(小花狗)

它是怎样跑的?(箭一般地追了过去)

他从哪儿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从我身边追到草丛去了)

好,我们来把这句话写具体:小花狗看见前面的草丛中有一只黄色的蝴蝶,它箭一般地从我身边追了过去。

二、方法指导

在句子中加进一些词语,如“……的”与“……地”,将句子写具体。

1、在名词前面加“……的”

什么是名词?表示事物的词叫名词。

判断绝招:前面能用数量词修饰的,就是名词。

如:一张 脸 一只 灰雀 一棵 白桦树

数量词 名词 数量词 名词 数量词 名词

在名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适当的修饰成分,可以把话写具体。

2、在动词前面加“……地”

什么叫动词?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

在动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恰当的修饰成分,也可以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

3、“的”“地”用法巧记:

①“的”的用法巧记:的(联想)→白药→吃白药的是人→人是名词→名词前面用“……的”。

②“地”的用法巧记:地(联想)→土地→在土地上劳动,必定要动→动词→动词前面用“……地”。

4、例句:

①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怎样的?名词

加进的词

②她害怕了,(呜呜地)哭起来。

怎样地?动词

加进的词

三、探究练习

试着将下列句子写具体。

1、你看见过一只灰雀吗?

2、老山羊看了狼一眼。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22篇

教材分析

1、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能、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2、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

学情分析

1、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篮球运动有一定认识和了解,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喜好篮球运动;

2、学生对篮球运动缺少系统的认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通过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让学生初步了解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发展学生力量、跳跃、协调性、速度等素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并进一步提高篮球基本技能和战术水平

2、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教学过程:

一、课堂开始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出勤情况。

2、师生问好。

3、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篮球

二、准备工作

1、教师讲解练习的方法,即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动作或者模仿所见过的某些球星的动作,每人一球在指定的区域内进行熟悉球性练习。

2、教师下到学生中间一起练习或做一些动作让学生模仿。

三、教学内容

1、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2、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练习

3、教学比赛

4、素质练习

四、设计意图

1、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术、战术水平

2、通过素质组合练习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互爱等意志品质。

五、课堂结束

1、放松练习

2、教师小结本次课情况

3、教师宣布下一次课内容、地点

教学反思

1、本课遵守体育课的课堂教学常规,按照常规要求进行。

2、在课堂准备工作,通过让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参与,融合师生关系,让学生有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充分调动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3、在篮球教学中,首先是运用体育课的基本教学方法进行篮球基本技术的教学,让学生观察教师的言传身教,通过观察、模仿、达到学习的目的:其次,在篮球教学比赛中,让学生自己组织比赛,学生自己轮流担任裁判工作,有利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进一步运用所学过的篮球基本知识于实践中,通过实践又可以检验所学过的基本知识,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最后听教师的讲评,学生自己衡量自己的篮球水平。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23篇

关键词:多媒体;美术微课程;设计策略

微课程的短小精悍,视觉冲击力强,恰好能满足美术学科的教学需求。美术教学过程中,利用可视化的微课程能够提供很多感受认识以及创造性表现的方法。因此,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充分利用微课程可以解决诸多教学难题。

一、微课程的主体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知识的主动获取者,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微课程的设计要充分体现学习者的主体性。如“古希腊雕塑”一课,在微课中同时展示米隆的《掷铁饼者》和奥运赛场上铁饼运动员的图片,动画模拟投掷铁饼的动作。然后,让学生自己体会运动员角色,感受投掷铁饼的动作和雕塑动态的不同,并分析讨论两者不同的原因。通过利用微课程展现这一简短、寻常的教学环节,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创造力。然后,引导学生提出两个研究性课题“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通过古希腊雕塑看现代体育运动的发展”,让学生主动收集资料,解决课题提出的问题,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研究性报告。

二、微课程的风格设计

1.演示指导型。如书法课程是典型的知识技能型课程,要了解各种书体的分辨及书写,恰当使用文房四宝进行书法的使用和创作,大胆地进行展示和交流,对自己和他人的书法作品进行评价。此类课程涉及工具的使用、创作和鉴赏评价等,设计此类微课程,要将重点放在演示上,采取演示指导型。2.启发指导型。如“现代生活中的设计艺术”等课程是通过创意案例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学习创意想象及设计的方法。此类课程涉及想象创意、造型创意、联想类比创意或者创意设计等。设计此类微课程,启发指导的过程是重点,要用丰富有趣的创意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发学生创意联想。3.情感交流型。如“中国古代绘画撷英”和“中国民间美术”等赏析感悟型的课程。此类课程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分析,从中发现和感悟作品的魅力。学生在欣赏和学习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设计此类微课程,以情感交流为主,辅以演示指导。

三、微课程的艺术设计

微课程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其课程的导入、重点和结束部分,都能直接影响整堂课的效果。因此,在设计中要更加高效地展示微课程,提高学习效率,微课程的表现艺术必不可少。1.创意震撼的视觉效果。在微课程呈现的过程中,适当的图片和视频能增强学生的心灵感受。例如,在鉴赏《格尔尼卡》一画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画家创作的历史背景,利用音像剪辑放映一段二战时期的战争场面,能使学生深深体会战争的残酷。又如,在欣赏梵高的艺术作品时,作品从初期的阴暗色调渐变到后期的明亮色调,要选择相应的背景和图片文字配合其艺术作品的特点,从而表达画家的艺术理想和期望。因此,视频和图片的选用一定要体现实用性和艺术性,才能体现微课程的视觉震撼效果。2.余音绕梁的听觉效果。在微课程表达的过程中,根据不同课程选用不同的音乐与音效能表达不同的艺术感受。如欣赏《中国古代山水画》,播放一曲悠扬的《高山流水》,让学生置于山水画的意境之中;如赏析《中国民间美术——年画》,用一曲欢快的《今个儿真高兴》,就能增添不少喜庆的气氛。这样,通过不同背景音乐的选用表达艺术之美,感受艺术给我们带来的不同的身心感受,使学生体悟艺术的感染力,陶冶学生的艺术情操。3.跌宕起伏的节奏效果。微课程以短小精悍为特点,时间虽短,但是不能平铺直叙,要注重节奏效果。如在“抽象艺术”的设计中,欣赏《百老汇的爵士乐》,来表达抽象艺术的艺术效果。在欣赏《中国古代花鸟画》时,可以用一年四季展现梅兰竹菊及相关的鸟类,从而表现艺术家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特点。微课程就是用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给学习者创造不同的感受,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

四、微课程的互动设计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24篇

微课的设计不是只有微视频,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配套资源的完整性。只有教学没有效果的检测,只有视频、案例没有反思和点评教师则无法交流和资源的再利用[8]。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微课使用场合(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类别观众(学生、教师),配备不同的教学资源。微课用于课前,其设计要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容可以回顾先知,唤醒已有经验;微课用于课中的,设计要点在于强化学习兴趣,完成知识的内化,重点解析授课中的重难点、疑点、知识易混淆点;微课用于课后的,设计要点在于知识的巩固、扩展和迁移,内容上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并配有相应的练习,考核;微课用于学生的,教学资源配备上需要有微视频、微学案和微练习;微课用于教师交流的,资源配备上还需增加微课件、微教案、微反思、微点评等。总之,在目前现代化、信息化改革的浪潮和背景下,微课这一全新的学习方式将创立一种新的学习情境,将其应用到《护理学基础》理论和实践教学中,是提升护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便捷而高效的教学方式[9],其虚实结合、知识的动态化、趣味化,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思考和体会的感受,从而养成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因此,教师在微课的设计和开发中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学习,不但要分析教材、分析教学内容、分析学情、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和有目的地进行资料收集,还要重新进行资源的整合[10]。如何根据本学科的教学特点设计出自主、即时、实用的微课,如何更好地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应用于课堂,将是每一位教师所应思考的。未来一个颠覆性的课堂,将带来一次教学上新的变革。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25篇

B背景:就好似人的皮肤,尽量以素雅为主,能烘托字体,不能太艳丽,如果跟人的皮肤一样浓装艳抹,则凸显了内容的苍白无力,同样,背景不能乱,试想凹凸不平的皮肤,能美到哪里去?

C中间页:最顶上可以写着知识点的小点,一目了然,中间则放臵主题内容,右下角或左下角留出空白,以放臵教师画面,同时不挡住文字。背景应当比首页更加简单,但是不推荐没有背景或是某种纯色的背景,太素颜也不好。

D尾页设计:可以加入感谢语、微课题目、欢迎观看其它微课等语言,此页不建议加入教师画面。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26篇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当欣赏了很多微课,个人感觉很简单,迫不及待地着手准备了。

第一步是确定微课的知识点。正是复习期间,就选个习题试试。信心满满地开始录制微课了……

记录下令人“抓狂”的微课录制过程,对初探微课的老师说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先把录制微课的相关理论知识吃透,再来实践哦!

5月21日下午,我们学校在多媒体教室举行了信息技术教学技能培训活动,主讲人李骞老师,培训的内容是《微课及其制作》。李老师主要从“微课的定义”“微课的特点”“微课的分类”“微课的设计”“微课的制作”等方面给大家作了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我明白了微课的`含义及其重要性!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27篇

微课制作的流程包括制作准备、选题设计、素材收集、课件制作、视频录制五个步骤。尤其是选题设计,不宜选题目过大的内容,不然受到时间限制,老师会讲解不清。课件的设计也很重要,它是老师上课的主要媒体。所以,在课件里,既要制作生动而且还要设计相应的练习。

同时对微课的制作方法:录制法、拍摄法、混合式制作法等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会了如何运用微课录课视频软件进行剪切,加入音乐和片头片尾的制作。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28篇

高中历史微课设计

必修一专题一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微课设计

学校:彬县中学 设计者:王娟梅 时间:6月

一、微课基本信息

1、知识点名称: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2、教学内容:高中历史必修1 ,高一年级 学生

3、学时:15分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从汉至元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

2、掌握从汉至元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尤其是相权的演变。

3、了解从汉至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即从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

4、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总结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三、过程与方法

1、一条主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

2、两对矛盾:中央与地方、君权与相权 。

3、三个内容: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用官制度的演变 。

4、教学重点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5、教学难点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演变的过程及对重要历史概念的'理

解 。

联系时代背景分析各项措施,理解历史概念,并逐步总结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引导学生重视图示、引文等材料,在对历史材料的研读和分析中,初步掌握处理高中历史微课设计历史资料的一般方法

四、设计理念:

创建多样化、开放式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参与性,提高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29篇

(1)选题:小而精

A.知识点必须足够细,10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

B.一节微课只讲解一个特定的知识点或典型问题,如果该知识点牵扯到另一个知识点,详细讲解时需另设一节“微课”,必要时教师应对教学内容进行重组和加工,而不宜照搬书本;

C.选题内容适合使用多媒体表达,适合加入丰富的图形图像、多姿的动画、声色兼有的视频。

记住微课的主要使用对象是学生:为学生的学而设计。

(2)教学设计:创意(问题、活动、策略)

B.要明确微课的学习目标、教学环节、评价方法,引导学生根据教学目标来自主和个性化学习。能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

C.微课设计时应有恰当的提问,灵活使用多样化的提问策略促进学生思考。

D.要注重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的设计,而不是以教学内容的讲授/传递为目标。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30篇

《走近铭牌》学习工具依托微视频及二维码技术实现了学生学习的高效性和可重复性,切合学生学情,逐层降低了学习难度,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重难点。

制作背景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它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是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可实现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产品防伪、溯源、网站链接、数据下载、定位、信息传递、名片交流、WiFi共享等。如今智能手机扫一扫功能的应用使得二维码的使用更加普遍。我区大部分学生都有智能手机,他们也乐于接受新鲜事物,通过扫描二维码学习的方式早已被他们接受和认可。同时,我也申报了“初中物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省级课题进行系统研究,课题中的媒体资源主要就是开发微视频资源,该课题在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第二中学等试点学校进行实验推广,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学情分析

学生因其自身的年龄特点,以及生活环境、知识储备和接受能力不同,在理解文本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微视频对平衡这种差异起到了至关重要的辅助作用。

《走近铭牌》是一节复习课。首先要求学生能认识电器铭牌,并能从中提取有用的物理信息进行电功率的简单计算;其次知道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能比较灯泡的亮暗,形成节约用电意识;最后要求学生会分析电路变化引起的电功率变化问题,从而解决生活中用电器的两档或多档问题,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枯燥,对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求也较高。

设计思路及内容结构

本学习工具我设计了以下五大板块(如图1),各部分均以课程目标为依托,意在帮助学生和教师高效地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在多年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发现每当教学“电功率”一章时,由于公式多、知识难度大,学生对电功率的分析都一筹莫展,尤其是当遇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铭牌、两档或多档的分析与计算)时,学生根本不会从头脑中提取有效资源来分析和解决问题。而微视频工具则能充当学生反复学习的电子教师,学生可以借助手机扫描二维码进行视频的观看和学习,在学习中遇到不会的问题可以随机暂停、思考。学生的学习不再局限于教室内,学习更加自由、有效、主动。课堂也不再局限于学生被动式接受,而是实现了学生自主化、资源化、快乐式学习。

1.学习目标

学习工具的本质是激发学生学习,因此,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就需要学习目标来即时呈现。本学习工具首先出示了新课标对全章的要求和本节学习的目标(如图2),这样就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明确的方向,同时也为学生双基的自我达成提供了测量和评价的标准。

2.赏微课,巧建构

作为复习课,首先需要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整章知识体系,并明确章节之间和各个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传统的黑板进行知识构建既不能动态呈现又不容易理清知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以我借助NovaMind和录屏软件TechSmith Camtasia Studio 制作了全章的“电功率知识体系”微视频(如图3),在音乐声中慢慢地按照内在逻辑关系呈现出全章的知识体系,让全章基础知识在学生心中扎根。将该微视频也做成二维码(如图4),学生用手机或平板电脑扫描二维码就可观看微课,反复学习。

3.走近灯泡铭牌

(1)家庭用电器功率测定

我用DV录制了自制教具“模拟家用功率测量器”的工作情况(如下页图5),并把视频集成到学习工具中。学生首先观察当开关闭合时电能表转盘的转动情况,并模拟测量灯泡功率的过程,然后思考根据已有知识测量灯泡功率的步骤。此环节将生活与物理结合在一起,通过视频的形式呈现,动态直观。

(2)辨别灯泡的亮度

辨别灯泡亮度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类似的实际情况不多,所以我用DV录制了自制教具“灯泡亮度演示仪”来演示串、并联时两灯的亮度情况,由表及里,层层推进,引导学生演绎归纳出灯泡亮度问题的本质为灯泡实际功率大小变化问题,其最终可转化为比较灯泡电阻大小(如下页图6)。学生通过分析,了解了“串联电路中,大电阻的灯泡亮(串大阻亮);并联电路中,小电阻的灯泡亮(并小阻亮)”的道理。视频的呈现生动形象,两灯的亮暗反差大,对比明显,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技术手段顺利突破了学习的难点。

(3)链接生活

物理新n标强调物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社会。现代灯具不断推陈出新,更加节能环保。我首先用微视频介绍LED节能灯的特点,并将10W的LED节能灯与100W的白炽灯并联接入220V电路中(如图7),学生能直观观察到两灯的发光亮度,微视频让物理走向社会更加便利和快捷。

4.走近家用电器铭牌

家用电器中“加热”和“保温”两个档位的分析问题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很多学生不知道或不会选择公式去分析“加热”和“保温”档位。所以我在本环节中又录制了微视频,以帮助学生梳理两档问题的本质是功率变化,功率大对应高温档(或加热档),功率小对应低温档(或保温档)。为防止学生遗忘,依旧链接了二维码(如下页图8),方便学生反复学习观看。

5.自测题

传统的自查自测题往往只有题目,好一点的会给出标准答案,这对学困生来说是不利的,他们不会的还是不会,能力也得不到提高。为弥补这一不足,我用手写板与录屏工具TechSmith Camtasia Studio 相结合对重点题目进行了针对性讲解,并链接了二维码(如下页图9),这样学困生就可以直接扫描二维码进行反复观看,直到学会为止。

评价与反思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科吸引学生乐学的最大动力。基于此,本节课在设计上主要突出“兴趣”教学。自制灯泡亮度演示仪、模拟家用电器功率测量器两个教具不但很好地激发并保持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打破了复习课枯燥无味的形式,而且也为本节课重难点的突破做好了直观准备;微课的适时介入让学生感到惊艳,它的直观、动态、逼真的效果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学生看得认真,学得有趣。把微课做成二维码后,方便学生后续观看和学习,有利于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物理的主观能动性。

信息技术的运用为物理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在物理教学中恰当、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既符合教学规律,又符合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对优化教学过程、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株绽放的花蕾,那么信息技术就是一片锦上添花的绿叶,二者相得益彰,互为一体。

幕前幕后

作为一名资深物理教师,以前我更多的是关注教什么以及如何教,很少关注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现代信息技术的介入不断冲击着我的教学观,让我不断反思、改进自己的课堂教学手段。因为信息技术不是自己的强项,所以赛前一年,我就向我区信息技术应用方面的专家于爱文老师讨教,学习录屏软件和微视频制作技巧,并学维码制作的相关知识。第一次参加NOC活动,没想到意外地收获了一等奖。作为一名参与者、实践者、学习者,通过NOC这个平台我收获了许多。

1.我参与,我成长

由于没有参加决赛的经验,我先从网上搜集了往届优秀获奖作品,发现它们的共同特点就是突出创新,其次才是技术。顺着这个思路,我确定了本次参赛作品设计的主旨,即如何借助信息技术来改变学困生厌学较为严重的现状。于是我把学生喜闻乐见的微视频链接成二维码,方便学生学习,参赛时也得到评委们的一致肯定,这更让我坚定了自己用技术改变物理的决心。

2.我学习,我收获

我在决赛期间观摩了许多优秀选手的作品,有的技术含量高,有的设计巧妙,有的界面很精美,有的利用Flash做成的游戏新颖有趣……大家的创新点不同,各具特色。这些宝贵的观摩经历将成为我今后参加比赛的资源和难得的经验。

微课的设计思路范文大全 第31篇

“微课程、一师一课”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深化浩饶山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中小学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融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现定于11月—12月举办浩饶山学校首届中小学任课教师微课和一师一课教学活动。具体活动安排如下:

一、活动对象

浩饶山学校在职在岗的全体任课教师。

二、活动目的

学校本着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素质,打造高效课堂为目的,以创新性课堂教学为载体,全体任课教师都参与的新的课堂教学形式。

三、活动的内容

“微视频”、“微课程”和教学观摩相融合的教学形式(须附相关教学设计和课件)。

四、活动要求

小学、初中分别进行活动。活动的微视频和微课程的内容应以现行教材为依据,准确把握课标的前提下用课堂教学的方式进行。突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思想,以及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五、视频录制要求:

1、教学观摩课堂全程录制,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剪辑选材,录像采用DVD格式录制,或转化成可在线播放的视频媒体格式。

2、相关材料要求(在学校具体活动方案中有,不详细介绍)

六、微课活动程序

(一)活动组织

1.以程校长为组长,教学副校长为副组长、校委会成员为组员,全体任课教师参加全与的全校性的大型活动。

2.本次活动实施阶段:月至12月,各教研组组织微视频及微课程作品观摩研讨活动。

3.活动教师的具体活动安排:

(1)四月份制定方案、宣传阶段;

(2)五月份中小学文科组;

(3)六月份中小学理科组;

(4)七月份中小学英语组;

(5)八月份中小学综合科组;

(6)九月份,组织参加市局举办的评选活动。

(二)活动要求

1.活动程序。以教研组为单位参加微视频和微课程的教研观摩活动,必须按照学校制定方案的具体时间将活动完成。

2.活动评比。各个教研组最少参加3节微课视频和微教学案例,学校选出两节优秀的参加市局举办的微课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