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金融科技创意论文范文(推荐3篇)

银行金融科技创意论文范文 第1篇

[关键词]金融机构反_科技应对能力

一、当前金融机构反_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反_工作机制缺位。我国现行的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基层行的反_工作监督、检查机制都不很完善,在反_内控制度落实上也有不到位的地方。首先,银行在客户尽职调查中制度落实不到位,对客户的调查仅限于一般情况,资金的真实来源和去向等与反_密切相关的信息调查有许多缺失。其次,反_协调机制的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一些客户提供的假身份证、假工商税务登记证,银行人员难以鉴别,也不能得到相关部门在鉴别这些假证方面的帮助和支持,难以获取真实完备的客户信息。此外,人民币和外币反_缺乏信息互通和有效联动,工作相对独立,步调不一,不利于对跨境_犯罪的全程跟踪。

2.反_工作的技术手段比较落后。由于金融机构还没有开发和建立一套反_的软件和系统,尚未建成与支付清算系统对应的支付交易监测系统,不能对大额和可疑交易及时进行监测、记录,这给反_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等新兴网络工具的发展,以及随之产生的多种网上支付方式以及在线媒介,使得利用网络_的风险性较之传统_大为减小,越来越多的网络_出现了。由于我国信息网络建设相对滞后,整体信息化水平不高,对网络_的监控更未涉足。

3.一线员工识别分析可疑交易的能力较弱。一线金融人员甄别和分析可疑交易的能力明显不足,我们缺乏高素质的反_工作人员。从整体上说我国对金融业工作人员的反_教育还不够深入,金融工作人员反_意识缺乏,法制观念和政策水平低,不熟悉与其业务相关的金融法规和行业制度规范,缺少良好的经验积累,其综合素质同当前的反_工作现实需要还有相当的差距。

二、有效提高打击_犯罪科技应对能力

国际反_经验证明,改善金融机构反_的技术条件是打击_犯罪的有力保障,针对当前_犯罪出现的新特点和新动向,我国应大力提高对_犯罪的科技应对能力。

1.健全金融机构反_协调机制。金融监管部门要督促金融机构履行反_职责,监管机构通过执法检查,不仅可以发现金融机构执行政策规定中存在的问题,还能够对政策本身进行审视,有针对性地提出有效的反_措施,加大对大额外汇收付和无交易背景的大额人民币支付的监测,完善收支预警系统,提高监测的灵敏性。此外,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好反_内控制度和内部经营管理制度的关系,金融机构要根据自身的特点,将反_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要求,分解、细化落实到具体的管理和业务流程中,做到与内部经营管理制度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并监督所管理的分支机构制定严格有效的反_措施。

2.大力提高反_的科技监控能力。关注可疑交易报告是发现_线索的关键,根据我国《反_法》规定,商业银行应将其客户账户内所发生的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情况及时向有关监管机关报告。其中,大额交易报告是从定量方面界定交易信息报告的内容,凡是交易金额在规定限度以上的交易,不论是否可疑,都要报告。而可疑交易报告则是从定性方面界定了交易报告的内容,即针对金额、频率、流向、用途及性质等有异常情况的交易。这样可以提高反_工作的效率,并加强对网络银行、电子货币、银行卡等新兴业务的反_监控。

3.改善反_的技术条件。澳大利亚反_工作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拥有一个先进的反_信息管理系统,采用了先进的网络、数据库、数据计算等技术。我国应结合工作实际加速科技进程,提高反_工作的技术手段,加速研发网络互联的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监测报告系统,完善反_软硬件条件,推行完整、规范和真实的电子化数据采集方式,不断完善数据筛选和分析工作,提高数据筛选的准确性和分析报告质量,增强反_监测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同时,统一全国的金融网络,建立有效监控和管理资金账户系统,改进银行账户管理手段,在对_犯罪的监控、取证、防范等方面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4.全面提升一线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一些发达国家反_的经验表明,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反_工作队伍至关重要,大力抓好一线反_专业队伍的建设,促进反_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首先,认真选配工作人员,将一些文化程度较高、专业知识对口、具有良好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外语交流能力强、熟悉经济金融及法律等方面知识的青年同志充实到反_工作岗位上来,逐步充实反_工作岗位。其次,有组织地开展业务培训,举办面对银行系统的国内反_业务培训和有关的业务研讨活动,讲授反_的工作要求和操作规定;注意学习和借鉴国际反_的先进经验,“走出去”接受境外培训,掌握先进国家在反_立法、金融情报中心的运作模式、反_信息系统开发建设、金融交易报告信息的分析和跨境异常资金流动监测分析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

参考文献:

[1]刘阳:反_工作中不可忽视电子支付[J].西部金融,2008年第2期

银行金融科技创意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 科技金融 高技术产业 湖北省

一、引言

当前,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推进经济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也是实行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科技创新离不开要素的投入,特别是与金融发展密不可分,因此衍生出科技金融这一概念。在本文的定义中,科技金融是涵盖科学技术研发、孵化、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一系列与之相关的配套金融资源以及政策支持服务,其本质上还是一种金融资源投入。推动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的紧密结合,形成完善的科技金融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内容。科技金融目前发挥的效果如何,以及各个变量作用方式的分析在学术界还存在不同的侧重点。当前研究主要关注于以下几方面:对科技金融这一概念进行理论定义(赵昌文,2009;房汉廷,2011;洪银兴,2011等),一般存在着广义和狭义的内容范畴;科技金融指标变量的选取,包括产出指标(王海、叶元熙,2003),金融投入指标(吕江林,2012)等;金融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作用研究(林毅夫、李永军,2001;余泳泽,2011;,1993等)。此外还包括一些实际存在的问题,例如科技企业融资困难、对科技金融某一指标(例如政府投入)作用机制的研究、全国层面科技投入产出分析、科技金融指标体系的建立以及实证分析、高科技园区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的构建等。

上述文献对于了解科技金融含义以及对其作用效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但较少根据实际情况对省际层面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对于作用机制、指标的选取上缺乏经济理论的解释。目前我国完整的科技金融系统尚未建立起来,其作用机制也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的贡献之一在于,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未来发展趋势,定义科技金融系统,不仅将其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作用机制分析,同时对于系统中各个具体变量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作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梳理,从而对整个作用机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贡献之二,在于通过具有代表性的省际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当前科技金融实际运行情况,通过实证来验证在经济理论下对科技金融作用情况的预期,并且对实证结果做出了具体分析,而不拘泥于先前的研究成果。

二、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作用机理分析

从总体来看,科技金融作为一种要素投入资源,对高技术产业的发展的作用可分为直接、间接两种:

第一,从直接作用来看,科技金融是作为一种资金来源,属于资本要素投入。鉴于高技术产业自身资本、技术密集型的特点,二者存在高度契合,因此,科技金融在资金供给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资金投入到具体企业中,不管是购买装备、建设厂房、研发试验等等都是推进产业发展,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由于高技术企业风险较大的特点,许多高技术企业同时还面临一定的融资困境。

第二,从间接作用来看,科技金融这个体系发挥的功能不局限于提供资金支持,本文将其归纳为“延伸效果”。例如,风险投资机构还可以进入决策层,通过市场化管理对经理人进行激励约束,或者经验丰富的风投机构能够直接参与企业运营管理,利用自身专业化优势监督指导投资决策,辅助企业创新成功;通过成立高技术产业引导基金带动民间资本对增加对初创型高技术企业的投资;专营的科技银行除了降低高技术企业融资成本和门槛之外,还开发出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应收账款抵押贷款等金融创新产品,在融资的同时加强了对高技术企业发展、管理质量的监督,间接促进企业成长。总之,间接作用的表现就在于,除拓宽基本的融资渠道之外,在提升服务企业的经营水平等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针对上述归纳的直接、间接作用方式并结合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目的在于探究针对湖北省科技金融结合效果如何。鉴于科技金融系统中既有企业自由资金、政府配套专项投资,也融合了金融市场的资助,作用方式各有差异,同时交叉重叠的政策也会使最终作用效果复杂。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科技金融系统中各变量进行具体分析。

本文认为企业自有资金代表着研发最原始的投入,是科技金融系统中非常重要的构成部分。通过分析高技术产业发展阶段特征以及配套的融资方式可以总结出,企业自由资金投入明显的特征是高效,即不仅能够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而且效果显著,这通常与资金的稀缺性以及资金的使用方式、重视程度等有关,因此在本文的体系构建中,特意搜集了R&D项目内部支出经费(代表着企业内部自有资金的投入)这一指标,来进一步证实企业自由资金的作用效果。

对于政府财政经费对R&D投入而言,目前的研究结论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多数研究表明政府科研资助对企业研发有激励作用,但李左峰等(2012)学者通过细化政府补贴类型后总结出,政府R&D补贴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都存在,既取决于企业技术商业化能力,也取决于企业自身技术能力和水平,还可能受到企业所有制、研发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因此最终结果要根据样本的情况实际分析。本文正是沿着这一思路进行下去,根据具体样本数据的可获得性进行分析再看实际效果。

对于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支持效果(包括银行贷款、风险机构投资等),目前的研究结果相对一致。理论和实证层面都证实金融机构的支持对于企业融资进而研发、产业化等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后续的实证中,本文会根据实际情况,去验证其对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效果。

三、实证研究――以湖北省高技术产业为例

湖北省地处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地区过渡地带,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支点、中心和全国交通枢纽,科教文化资源位于全国前列,同时承东启西肩负着产业转移和升级的战略地位。因此,在发展模式上湖北省要力争从物质要素投入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使经济增长更多依靠自主创新、管理创新和劳动者质量的提升,并且要强化创新驱动的政策环境。湖北省在科技创新驱动方面一大亮点是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继北京中关村后全国第二个部级自主创新示范区。根据科技部公布的最新全国高新区排名,东湖高新区综合排名列第三位,其中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能力在全国高新区排名第二,显示出较强的自主创新研发能力。在2009年_的批示文件中明确指出,东湖高新区可以参照中关村科技高新区的有关政策,开展科技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探索科技金融高效合理的作用机制不仅是东湖部级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中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湖北省“十二五”科学发展的重要举措,对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湖北省在中部崛起中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的发挥都具有重大意义。鉴于此,本文选取湖北省作为研究对象,探索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作用,试图揭示其中的作用关系并找出当前科技金融所取得的成效,并湖北省为科技金融体系的健全完善提出相关的建议。

1、数据与变量说明

本文着重考虑科技金融对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最终选取的样本周期为2003――2011年,以有效发明专利数、高技术产品出货值、R&D项目内部支出经费、政府财政投入、金融机构贷款数、创业风险投资数量构成研究变量,数据来自《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年鉴》、《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其中的创业风险投资数量通过《中国创业投资发展报告》整理补充得到。

所选变量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科技金融变量和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变量。变量的选取参考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金融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相关研究,其中,高技术产业发展变量包括有效发明专利数、高技术产品出货值,从衡量角度来看,高技术产品出货值可作为“量”指标,有效发明专利数作为“质”的指标。考虑到实用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都只是一种小的改进(叶子荣,2011),所以选用有效发明专利数作为衡量企业年度创新能力的一个指标,代表技术的突破性;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得性,高技术产品出货值可以反映出高技术产品技术的可信度、成熟度以及技术附加值,是高技术产业发展水平直接的体现;因此结合数据的可获得性和指标的经济含义,选取这两项来衡量高技术产业发展情况。

科技金融的四大变量是本文的主要解释变量。R&D项目内部支出经费代表着企业自有资金的投入,对于我国相当部分尤其是处于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企业来说,企业自有资金是其初始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金来源,代表着科技金融体系中底层的投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政府财政投入代表国家层面资金对科技领域的支持,是科技金融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技术创新基础保障,一般是通过对科技创新活动提供配套的税收优惠、贷款担保、引导基金等方式来促进高技术产业创新活动;金融机构贷款数主要是指政策性、商业银行、保险、担保机构等对高技术产业资金支持力度,在信用体系健全的情况下能够有效缓解科技创新的资金压力,从而起到促进作用;创业风险投资数量对于初创期、成长期的高技术企业融资非常重要,并且如前文所述,经验丰富的创投资金还代表着对高技术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创新管理,既通过融资直接支持创新活动,也通过管理间接带动高技术企业的发展。

为了下文分析方便,下表对文章中所涉及的变量及其缩写做了整理,便于分析。

2、计量模型

鉴于文章分析目的和数据特征,以及前人所研究成果,本文选用最普遍采用的Cobb-Douglas生产函数形式。科技金融促进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的函数表示如下:

Techi=ARDF■■GC■■FC■■VC■■e■ (1)

其中Tech代表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指标,代表着有效发明专利数、高技术产品出货值。RDF、GC、FC、VC分别代表研发项目内部支出经费、政府财政经费投入、金融机构贷款数、创业风险投资数量。?坠,?注,?酌,?准,?浊分别代表企业内部资金投入、政府资金投入、金融机构投入、风险投资投入对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弹性。e代表随机误差项。

考虑到本文分析中所用样本数据较少,为解决内生性和自相关等问题,先对(1)式两边同时取对数,得到下列(2)式:

lnTechi=lnA+?琢lnRDFi+?茁lnGCi+?酌lnFCi+?准lnVCi+x (2)

进一步使用GMM(广义矩估计)方法进行检验。GMM方法不仅在动态面板数据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时间序列数据和横截面数据中也有理论意义。对于有限样本来说,其估计结果也会更有效。因此,最终使用GMM方法验证模型为上述(2)式。

3、实证结果与分析

从实证结果来看,总体来说科技金融指标变量对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创新发展有着较好的解释能力,下面对科技金融具体变量的解释能力做详细分析。

(1)从高技术产品出货值这一指标变量来看,研发资金投入和创业风险资金投入作用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是显著的,且都为正向关系。政府财政支出和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贷款对于高技术产品出货值解释力明显不足,鉴于这两项投入资金的作用机制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可能存在偏误,直接拨款和贷款的目的性和影响可能会打折扣。目前,湖北省科技金融尤其是针对东湖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金融创新体系还有待于提升,特别是科技银行在对高技术产业提供专业化服务的水平和能力上需要加强,需要对高技术产业金融服务进行创新,落实好金融投入特别是科技银行对高技术产业发展促进的作用(殷兴山,2010);相比较而言,企业自有资金支出(R&D项目内部支出经费)和创业风险投资数量对高技术产品出货值促进作用则较为明显,尤其是企业内部R&D项目支出经费每增长1%,能促进高技术产品出货值增加约1%个单位;创业风险投资数量每增加1%,相应能提的出货值,符合分析预期,反映出这两项资金在使用效率方面比较高,成为缓解高技术产业融资压力、分散风险和促进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

(2)从有效发明专利数来看,企业内部R&D项目支出经费数和创业风险投资数量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显著为正,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贷款数在5%显著性水平下作用显著为正,符合预期的分析。企业内部R&D项目支出经费弹性最大,每增加1%的企业R&D投入会带来单位的有效发明专利产出。作为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最直接的指标,有效发明专利数直接体现出企业的研发能力,企业R&D经费和市场创业风险投资数量是高技术产业创新能力强有力的,代表着高效率的资金投入。实证一方面说明企业目前是而且应该是创新活动的主体,创新活动的资金配置效率要高于政府投入和金融机构的投入,另一方面说明,高质量的创业风险资金投入到高新技术产业中,对其科技创新活动的推动作用十分明显,这有区别于对高技术产业出货值的影响。对比可以看出,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影响更主要还是表现在其创新研究领域,金融市场的效率大于以政府为主导的投入,这也为今后科技金融政策体系的制定和改善提供了一定方向。

(3)无论是对高技术产业出货值还是有效发明专利数而言,政府资金投入都不显著,缺乏解释力。对于政府资金投入效果目前已有专门的细致研究。由于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转变与科技体制发展的不同步,会导致政府资金投入的滞后性;对于湖北省而言,政府资金投入的滞后效应为3-4年,高于发达省份的平均水平;现有政府直接投入还包括直接拨款、低息贷款、政府采购等内容,各类政策的投入效应交叠或者抵消,较难分析出实际的作用效果。本文分析认为,现阶段政府资金投入作用不显著可能是多部门管理政府配套资金导致资金定位不准确,最终影响配套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政府资金投入主要是构建健全的科技金融投入体系,弥补市场力量的不足,因此政府投入主要是针对初创期和成长期面临突出融资问题的高新技术企业,而在中后期应该让位于主要的市场金融资源来配置科技金融服务。受数据获取的限制,本文没有对不同阶段企业政府资金投入的效应区别分析,也可能是造成政府资金投入不显著的原因。总之基于本文的实证研究,政府资金投入的效果问题值得重视,在资金的投入方式、数量、落实情况以及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管理也许会有值得完善之处,以最大程度发挥政府对高技术产业配套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含义

1、结论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了科技金融对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的影响。实证部分以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和配套的科技金融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数据的经济意义、可得性以及统计口径的一致性,最终选取2003-2011年度数据,有效发明专利数、高技术产品出货值等七个变量,分析了科技金融对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的绩效问题,得到的结论如下:第一,在本文所讨论的科技金融体系中,企业内部R&D经费支出和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对于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作用最为明显,表现出较高的资金使用效率,代表着目前高效、专业化的资金来源,另一个较为显著的影响因素是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对高技术产业贷款,也是科技金融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第二,政府资金投入对湖北省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作用不显著,可能与政府资金使用效率不高有关。

2、政策建议

(1)政府应该探究对高技术产业财政投入方式,重点是初创期和成长期阶段,同时提高资金投入的管理方式并建立绩效评估机制,提高政府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政府还可以在引导基金、税收优惠等方面与财政直接投入相配合,协调配合提高政府资金投入的效率。

(2)鼓励现有商业银行进一步拓宽科技融资渠道,创新并开发推广符合高技术企业特点的金融服务,例如知识产权抵押、健全信用体系、设立专营科技银行、降低信贷门槛以及调整绩效评估考察方式等,使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能够在科技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3)重视创业风险投资资金在高技术产业发展创新过程中的作用,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规模和质量,特别是在初创期和成长期助高技术企业一臂之力,同时创业风险投资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经营管理的专业性,积极参与到科技企业前期的经营管理中,进一步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和企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 朱平芳、徐伟民:政府的科技激励政策对大中型工业企业R&D投入及其专利产出的影响[J].经济研究,2003(6).

[2] 林毅夫、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经济研究,2001(1).

[3] 叶子荣、贾宪洲:金融支持促进了中国的自主创新吗[J].财经科学,2011(3).

[4] 赵昌文、陈春发、唐英凯:科技金融[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5] 洪银兴:科技金融及其培育[J].经济学家,2011(6).

[6] 薛澜、俞乔:科技金融:理论的创新与现实的呼唤[J].经济研究,2010(7).

[7] 殷兴山:建立完善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支持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建[J].武汉金融,2010(11).

[8] 孙杨、许承明、夏锐:研发资金投入渠道的差异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分析――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9(9).

[9] 肖泽磊、韩顺法、易志高: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18).

[10] 余泳泽:创新要素聚集、政府支持与科技创新效率――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J].经济评论,2011(2).

[11] 房汉廷:促进科技金融深化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科技产业,2011(1).

[12] .:The financing of business start-up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2004(19).

银行金融科技创意论文范文 第3篇

Abstract: The regional sci-tech finance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reflects the ability of technology and financial promote each other. The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of sci-tech finance, constructs a evaluation framework of regional sci-tech finance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and uses AHP-TOPSIS methods to evaluate the regional sci-tech finance development competitiveness of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The result shows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competitiveness of sci-tech development leading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region. Moreover,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P键词:科技创新;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

Key words: sci-tech innovation;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competitiveness of sci-tech finance development

0 引言

科技创新已成为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创新的实现需要金融的强力助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不仅能够相互激荡、互为补充,而且将“裂变式”地激活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活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我国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强调要完善现代金融体系建设,支持科技金融发展。长江经济带东起上海,西至攀枝花,覆盖11个省市,面积约205万平方公里,人口和生产总值均超过全国的40%,是中国经济重要支撑带,也是科技金融发展的重点区域。据此,对该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和研究,有助于发现科技金融发展中的差距,相互弥补不足。

“科技金融”这一概念,国外学者并没有明确提出。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并指出金融是驱动创新和科技产业化的重要力量[1]。随着社会进步,金融与科技之间的关系逐渐密切,相关研究更是层出不穷。Stoneman等通过调查研究英国的创新活动,发现金融能够促进创新活动的发生,对小规模企业和高技术产业的作用尤其明显[2]。Seokchin Kim等通过研究2000-2008年韩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发现间接的外部融资阻碍技术创新活动的发生,与之相反,直接的外部融资活动对技术创新起促进作用[3]。近年来,国内学者也十分关注科技金融的相关研究。赵天一,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成长规律,深入分析科技金融的内涵及其与技术创新的关系,并从公共科技金融、混合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的角度设计战略型新兴产业科技金融的支持路径[4]。梁伟真等在分析科技金融体系构成的基础上,从科技金融结构、科技金融的发展程度、科技金融效果以及科技金融环境这四个方面构建科技金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5]。除了研究科技金融的发展路径及评价体系以外,学者们在科技金融支持对科技创新的影响领域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徐玉莲等利用1994-2008年时间序列数据,对我国科技金融发展与技术创新进行了Granger因果检验,认为财政科技投入、科技资本市场与风险投资支持对技术创新具有促进作用,但银行科技信贷对技术创新的作用不显著[6]。芦锋[7]、张玉喜[8]等则采用我国各省市的面板数据研,实证分析中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

综上所述,科技金融是科技和金融发展到一定阶段后,融合而生的新产物。目前有关科技金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科技金融概念界定、发展路径、支撑机制以及与科技创新关系上,研究体系并不成熟,对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的研究屈指可数。科技金融是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地位举足轻重。长江经济带包罗中国经济的发达和欠发达地区,对该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有助于促进科技金融稳健地发展。为此,本文以科技创新为导向提出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竞争力概念,构建AHP-TOPSIS测评模型,对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和区域比较,以期找出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的优势和劣势,为各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找到新的突破口。

1 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评价框架

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有关区域竞争力的研究层出不穷,中外学者们观点各异,主要有财富创造论、资源配置论、产品提供论、经济实力论、综合论等五种论调[9]。本文将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定义为经济区域在科技创新的指引下,促进科技与金融的融合,有效吸引及合理配置科技金融资源,使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良好发展,从而加速科技创新能力。

根据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的内涵,遵循完备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等原则,构建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评价框架。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包括科技金融资源、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市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科技金融效果四个维度。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的基础是科技金融资源,核心是公共科技金融及市场科技金融发展,目标是科技金融效果。科技金融资源竞争力着重从投入的资源比例角度出发,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研发机构资源以及通讯网络资源三方面;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水平侧重于政府科技金融的投入力度;市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则包括金融科技贷款额、创业风险投资机构数、科技型上市公司等相关方面;科技金融效果重c考察科技产出成果的效率,包括科技论文数、申请专利受理数、申请专利授权数、技术合同输出数、技术合同输出金额、高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等方面。各项的具体指标如表1所示。

数据来源

考虑到数据的真实性和可得性,本文选取2013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数据进行研究。相关数据主要来源于2014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金融年鉴》、《中国创业风险投资发展报告》、《中国证券期货统计年鉴》、《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和WIND数据库,缺失数据用内插法和趋势外推法获得。

2 AHP-TOPSIS组合评价模型构建

确定指标权重

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AHP)和德尔菲法来确定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指标权重。首先在专家客观评分的基础上,分别构造各层判断矩阵,并进行层次单排序;然后根据单排序结果,经过总排序计算和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层次总排序和指标权重(表2)。

构建评价模型

TOPSIS法是一种逼近于理想解的排序法,基本原理是借助多目标决策中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的距离来评判对象进行排序[10]。本文构建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的AHP-TOPSIS评价模型,对区域科技金融发展分项竞争力和综合竞争力进行评价。

结果分析与建议

本文通过AHP-TOPSIS方法,对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从科技金融资源、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市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科技金融效果4个维度来进行分析发现:①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科技金融资源能力在长江经济带中遥遥领先,科技金融资源相对贴近度均高于,而中下游地区则徘徊在[,]的区间内,中下游地区差距较小,下游地区的科技金融资源已经积累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中下游地区,科技金融资源相对欠缺,云南、贵州等地甚至较为匮乏。从某些具体分项指标看,差距则更为明显,地区间的科技资源能力与科研机构数量及经济发展水平等直接相关。2013年上海研究与开发机构数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高达380个,近乎为排名最末的重庆的12倍。②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最好,上海市依然遥遥领先,R&D经费内部支出来源于市场资金数额高达2455541万元,相对贴近度为1,表明上海十分注重科技金融的发展,政府资本投入较高。中下游地区相对落后,但四川超过江苏和浙江,以1527764万元市场科技金融融资金额跃居第二,政府投入力度较大。③市场科技金融是科技金融不可替代的一部分,包括以市场为主的各种科技金融资本形态和要素,影响着科技金融的发展走向。江苏市场科技金融发展在长江经济带中位列第一,相对贴近度为高达,浙江()和上海()紧随其后,剩余九省市市场科技金融相对贴合度整体偏低在[,]的范围内波动。④科技金融效果反映了科技创新性产出,科技金融运作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科技创新性产出。江苏省科技金融效果相对贴近度高达,在长江经济带的省市中大幅度领先,位列第一,上海()、江苏()则分别排名第二、第三,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其他省市科技金融效果相对贴近度在[,]的区间内波动。

整体而言,长江经济带中科技金融发展水平排名第一的为江苏,相对贴近度为,上海()和浙江()分别位列二、三,下游地区整体发展水平较高。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相近,湖北科技金融发展均衡,整体水平较高,而江西省综合排名较为靠后,尤其是市场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在11个省市中处于倒数第二的位置,影响较大。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中,四川综合排名第四,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较高,起到了良好的引导和示范作用,重庆、云南、贵州则发展落后,贵州科技金融资源、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水平、科技金融效果都处于末位,科技金融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

通过研究比较长江经济带11省市科技金融发展状况,各省市应从现有资源出发,着力补齐短板,找准优势,重点突破。首先,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尽管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具有压倒性优势,应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科技金融产出效率,同时上海和江苏应当积极发挥其辐射引领作用,带动长江经济带中的其他地区科技金融的发展;而浙江应着力加强公共科技金融发展短板,加大政府财政科技投入力度,以政府为主导,打造特色科技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完善公共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提升科技金融竞争力。其次,长江经济带中游地区科技金融发展平稳,应当把握机遇,稳中求进,湖北、安徽以及湖南科技金融发展各方面处于中上游水平,仍需积极整合科技金融资源,推进公共科技金融和市场科技金融的发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江西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偏低,市场科技金融发展滞后,应当不断完善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尽量满足用户科技金融贷款需求,同时加强创业风险投资机构监管力度,杜绝管理乱象,促使其更好的为科技型公司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另外,长江经济带上游地区,科技金融发展整体落后,寻找优势,做好长远规划是这一区域科技金融竞争力提升的突破口;四川省要充分发挥公共科技金融的导向作用,整合科技金融资源,扩大科技金融市场,提升科技成果产出和转化是当前科技金融发展的重中之重;相比之下,重庆、云南、贵州科技金融发展中的短板密集,重庆要将促进公共科技金融发展放在首要位置,云南和贵州则应大力推动科技资源和金融资源有效对接,努力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促进技术、资本、人才等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企业、新兴产业、科技园区集聚,为创新型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全面提升科技与金融结合水平。

4 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科技金融的内涵,构建区域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评价框架,运用AHP-TOPSIS评价方法对长江经济带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科技金融发展竞争力具有较大的区域差距,长江经济带下游上海、江苏、浙江竞争力最强;中游安徽、江西、湖北、湖南次之;上游除四川竞争力较强外,重c、云南、贵州处于末位。长江经济带下游省市科技金融发展良好,科技金融资源有进一步优化空间。中下游地区普遍综合竞争力整体偏低,科技金融资源欠缺,科技金融效果不佳,需要补齐短板,寻求重点突破。为此,本文从各地区的实际出发,给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和建议。

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科研机构众多,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是科技金融发展的引领者。而中下游地区相对落后,人口,经济,环境全面不占优势,此时需要突出政策优势,更需要政府在多个层面来提供政策优惠,引入高端优质科技项目落地,提供金融税收优惠,提升吸引力,突出特色。落后地区应结合现有科技与金融资源条件,牢牢抓住科技金融服务主体,确定阶段目标,有所侧重,突出特色,务求实效,将试点创新方案落在实处,寻求重点领域的突破,提升科技金融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40.

[2]Alessandra C. Stoneman P. Mayer-Foulkes. The Effect of Financial Development on Convergence: Theory and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2005,1(1):173-222.

[3]Seokchin Kim, Hyunchul Lee, Joongi effects of external financing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ctivity: Korean evidence[J].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2016,5:22-30.

[4]赵天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金融支持路径及体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4:63-67.

[5]梁伟真,梁世中.科技金融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创业,2014(10):64-67.

[6]徐玉莲,王宏起.科技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基于Bootstrap方法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1-4.

[7]芦锋,韩尚荣.我国科技金融对科技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面板模型的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5,6:139-147.

[8]张玉喜,赵丽丽.中国科技金融投入对科技创新的作用效果――基于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研究[J].科学学研究,2015,2:177-184.

[9]王秉安.区域竞争力研究述评[J].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4: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