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明朝翠玉白菜出处 这是国民党一看形势不妙

1467376317099_370333.jpg

台北故宫南院开放翡翠白菜在台北故宫翡翠白菜

图形/艺术周刊全媒体群综合

当初蒋介石到台湾时带了不少宝贝过去,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馆里就珍藏了不少玉器、字画、陶瓷等宝贝,这其中备受瞩目的就是翠玉白菜。

翠玉白菜一直是台北故宫博物院的超人气明星,居国宝排行榜的第一名,跟肉形石一样“全年无休”,故宫不敢随意换展品,即使国外也有大博物馆想借展,故宫也都回绝。许多岛内外游客一进故宫,就先问翠玉白菜放在哪里里,一定要看过翠玉白菜才觉得不虚此行。

清 公元1644-1911翠玉白菜

长18.7公分,宽9.1公分,厚5.07公分

这件与真实白菜相似度几乎百分百的作品,是由翠玉所琢碾而成,亲切的题材、洁白的菜身与翠绿的叶子,都让人感觉十分熟悉而亲近,别忘了看看菜叶上停留的两只昆虫,它们可是寓意多子多孙的螽斯和蝗虫。此件作品原置于紫禁城的永和宫,永和宫为光绪皇帝妃子瑾妃的寝宫,因此有人推测此器为瑾妃的嫁妆象征其清白,并企求多子多孙。虽说翠玉这个材质与白菜造型始风行于清中晚期,白菜与草虫的题材在元到明初的职业草虫画中,屡见不鲜,一直是受民间欢迎的吉祥题材。除此之外,包心叶类的蔬菜也曾被唐代的诗人杜甫用来作为政治环境恶劣、怀才不遇的隐喻,在文人画的传统中,亦被引用来作为绘画的主题,以表述类似的心情,暗谏为政者的昏庸。在乾隆四十年(1775)的一首名为<题和阗玉镂霜松花插>的御制诗中,作为帝王的清高宗,从以包心叶菜为造型的花插,联想到以杜甫诗中园吏不识嘉蔬之隐喻为艺谏的传统,而有所警惕;诗云:「和阗产玉来既伙,吴匠相材制器妥。仿古熟乃出新奇,风气增华若何可,菜叶离披菜根卷,心其中空口其侈。插花雅合是菜花,绯桃雪梨羞婀娜,民无此色庶云佳,艺谏或斯默喻我」。不过相信无论是此位宫廷作坊中的工匠,或是制作翠玉白菜的玉匠,都只是发挥创意、巧艺,为顺应赞助者喜好而创作,但是由于并未留下相关的数据记载,也留给观者更多想象的空间。

你知道台北故宫的镇馆之宝“翠玉白菜”吗?台湾有人提议应该把它还给大陆啦!

听到这个“好消息”,风叔心头一振。几年前,风叔也跟着拥挤的人群排队在台北故宫看过这颗世界上最著名的白菜。可能是艺术修养不够,风叔看到“翠玉白菜”的第一念头竟然是,它怎么那么小,只有一个巴掌大,要算是菜的话最多也就是娃娃菜吧。赶快抛开这丢人的念头,欣赏中国民间艺人的精湛技艺,想想光绪瑾妃的宫闱秘闻,感叹两岸分离悲剧……更重要的是,多看几眼它价值的上亿元人民币。

话题扯远了,再来看看翠玉白菜还给大陆的话题是怎么引起来的。

对国民党的清算开始了

台湾“大选”民进党大胜之后,它要清算国民党,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这不,马英九还没下台呢,发难已经开始了,首先针对的就是国民党党产。

2月19日,民进党党团在“立法院”提出“不当党产处理条例草案”,要以1977年5月前成立的政党为对象,主张成立“政党财产调查及处理委员会”,专责执行“不当党产条例”。按这样的标准,岛内要调查的只有国民党党产。在“立法院”势单力薄的国民党挡了一下,眼看不敌,只好提出自己版本的“不当党产处理条例草案”,交付委员会审查。这样,政党党产清算终于跨出第一步!

绿营一片叫好,随后的攻势一波波袭来。

“半年不到,国民党党产账面缩水52亿”,绿营媒体《自由时报》2日在头版重炮出击,质疑国民党党产账面剩166亿元新台币,只有2000年的1/6。这是国民党一看形势不妙,在加快变卖党产、转移党产、隐匿党产,“让国库通党库、党库通私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