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玉雕大师李东 摘要:范同生

范同省,1971年出生,毕业于河南镇平县工艺美术学校,2000年至2002年在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学习。文宣彤玉雕艺术工作室成立于2003年。

核心提示:

在苏州的打拼起起伏伏,生活的压力与艺术的梦想时时刻刻碰撞着。起初四五年玉雕生活并没给我太多的快乐,那时的艺术梦还没断,还没有感受到玉雕也是一门艺术,只是觉得是个迫于生活压力的生存门路。我希望靠玉雕赚钱,赚了钱供自己画画;我想成为画家。只是与那温润籽料的朝夕抚摩中,对玉也难免情愫暗生。

1971年生,毕业于河南镇平县工艺美术学校,2000年至2002年进修于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

2003年成立文同轩玉雕艺术工作室。

主要荣誉:2008年,《镂雕桥形笔架》获上海中艺杯玉雕评比金奖;《庄子梦蝶》获河南省第四届;陆子冈;杯最佳创意奖;《福禄迭至》获江苏省艺博杯工艺美术精品展银奖。

范同生自传

我一直有一个画家的梦。高考落榜后,虽然我心有不甘,但迫于生活,进了县玉雕厂,正月十五进去,八月十五就出来;希望有个更高的平台,苏派艺术在历史上的赫赫声望吸引了我,怀揣梦想来到了苏州。

在苏州的打拼起起伏伏,生活的压力与艺术的梦想时时刻刻碰撞着。起初四五年玉雕生活并没给我太多的快乐,那时的艺术梦还没断,还没有感受到玉雕也是一门艺术,只是觉得是个迫于生活压力的生存门路。我希望靠玉雕赚钱,赚了钱供自己画画;我想成为画家。只是与那温润籽料的朝夕抚摩中,对玉也难免情愫暗生。

2000年,我做出了个在别人看来轻狂的决定,在周围朋友惊诧的眼神中把工作扔了,怀揣梦想,只身去天津美院。亲手切断了自己的经济来源,去天津艺术学院雕塑系进修,也只是为了那难舍的梦。

那时候的几张照片至今还保存着,简陋的宿舍,几个年轻人光着膀子,在自己制作的泥塑前谈笑。那样的场面让人怀念而感人,则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由于需要养家糊口,早已不是可以虚度光阴的孩子了,必须用更短的时间学别人五年的课程。那时候创作的素描和泥塑作品,已十分专业准确。伴随着对造型艺术的痴迷,又去广东一家石湾瓷塑厂工作。夸张的造型,流畅的线条,对传统艺术如痴如醉。那里工资低廉,连基本生活都难以满足,但对那段短暂的经历还是充满感激:通过瓷塑更深体会到传统之美,适度夸张、追求神韵。

迫于生活压力,只好再回苏州横下一条心:做好玉雕。而此时对玉雕也有了深刻的认识:玉雕不仅是生活门路,玉雕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艺术。

那是2002年。口袋里只有3000块钱,买机器花去2000元,又租房子,真正是囊中羞涩,身无分文。唯独从前还有一些很差的料子,送人,人家也未必要!但坚信艺术的力量,一块好的料,没有工也有价;一块差的料,有了好工也能妙手回春,变成好玉!用那些差料废料,设计了一些巧雕作品;这个过程中绞尽脑汁,让腐朽化为神奇的欲望支配着,艰苦并快乐着。终于废料变成了宝贝,第一件产品以1200元的价格卖出,生活的压力骤减;也让我看到了巧雕的希望,此后的作品也别具一格,渐渐闯出名声,顾客也寻上门来。两个月后,带了两个学徒,半年后,有了六七个学徒;2006年市场升温,身边已经有20多个工人,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文同轩。

玉器从庄重、严肃的礼器变化到世俗化的护身符;从皇家专用御宝到寻常百姓的吉祥物,形式和内容都不断的发生变化,美校的学习让我有了源自西方的造型能力,而在石湾瓷塑生活又领略到中国传统艺术的;传神;能力,两相碰撞激荡,眼界开阔,也有了自己的创作理念。作品有了方向,细腻而精准的雕工,生动如衣褶翻卷,细微如须发眉目,均要刻画的逼真;另有一类,是虚实相生、繁简结合,代表了比较新的创新理念。 传统玉器的制作思维和题材都比较单一、狭窄,多种艺术的借鉴会拓宽玉器的表现方式。我们必须从一个新时代的角度,重新认识挖掘传统吉祥图案在新时代的价值内涵,结合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从中汲取营养,在纵的继承传统文化,横的借鉴吸收国外文化的精髓,融入新时代的文化元素不断的创新,创作出反映我们这个时代的玉雕精品。

\

【金奖 玉镂雕桥形笔架】

以前的很多作品不值一提。尽管它们都融入了的智慧,并很好地被市场接受,但总是有些地方不尽如人意,不能满足于自己的境况,还有太多东西要学! 总觉得艺无止境,自己还应该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