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中国玉雕大师杨树明 不愿意重复别人

不想重复别人,也不想重复自己。凭借激情和才华,中国玉雕大师和杨树明将谋生的职业转变为艺术创作和生活相结合的道路。让我们通过杨树明艺术道路上的几个关键词走进他独特的玉雕世界。

杨树明与玉雕的联系始于上海玉雕厂工业中学。当时,为了振兴玉雕产业,上海轻工业系统(Shanghai Light Industry System)去学校挑选学生在上海玉雕厂工业中学接受专业培训。因为杨树明从小就非常喜欢绘画,所以他在绘画方面努力工作了几年,并有幸被美术老师选中。从此,他走上了玉雕之路。进入上海玉石雕塑厂工业中学后,杨树明学习绘画、中国画、雕塑等美术知识。也许这是一份礼物。那时他对雕塑感兴趣。这项功能在随后的玉器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从1975年开始进入玉雕行业,杨树明与玉结缘已有36年了。杨树明说,在玉石雕刻厂当学徒期间,他最大的收获就是得到许多工艺美术大师的教诲。那时候老师常教导学生要“眼高手低”,只有“眼高手低”才能给自己进步的空间,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反过来如“眼低手高”,对自己的作品每次都很满意,就失去上升的空间,那样对一个艺术创作者来说是最致命的。

他坦言,在玉雕厂的五年,使自己的玉雕技艺有了很大的提升。但从他内心来讲,却越来越感到自身的不足,就想到外面走一走、看一看,这种念头一旦在脑海里形成就很难挥去了。经多方权衡,杨树明在上世纪80年代初离开了玉雕厂,做起了“个体户”。这是杨树明第一次为自己选择人生的道路,而他也成了市场经济大潮中最早的一批“弄潮儿”。

在上海做了一段时间后,1986年杨树明去了云南。在云南做翡翠生意的人很多,那时候他没有什么经济实力,买不起原料,主要是帮别人设计和制作。当时当地几乎没有做玉雕工艺品的,可以说杨树明是第一个。杨树明一边工作一边钻研,把全部精力都放在玉雕上,放在作品上了。当时支持他的信念只有一个,就是“被认同”。

在云南的生活虽然非常辛苦,但杨树明可以挣脱框架的束缚,获得创作的自由,并可以随心所欲地发挥,把真正的潜能展示出来,可以说为他后期的玉雕创作奠定了基础。

在云南打拼了8年之后,杨树明感到自己在艺术上和思想上逐渐地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1993年,杨树明回到上海创办了自己的工作室。追求完美的个性使杨树明开始了新的尝试和挑战。在材质上放弃翡翠而选择白玉,这是杨树明事业腾飞的又一个转折点。从此杨树明探寻到了更加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杨树明说,他在做翡翠的时候慢慢接触了白玉,也渐渐发觉白玉的艺术性和艺术价值。翡翠颜色虽然各种各样,千变万化,但白玉在中国有着七千多年的历史,有传统,有文化,有艺术。这样,1996年他就开始尝试选择白玉作为创作的主要材质,如今他的作品已基本以白玉为主了。

杨树明的创作题材很广泛,其中人物和立体件得到了人们更多的认可。同时,他又是在玉雕界第一个提出创新的艺者,特别是人体造型的作品,有很多夸张的手法,多一分少一分,看似没有章法,却让人耳目一新。2004年,他被评为中国玉石雕刻大师。2006年,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他的多个作品先后获得“百花奖”、“天工奖”、博览会金奖等多项殊荣。

“我从1995年开始尝试做女性人体系列的作品,在创作罗汉、济公作品的过程中,我对白玉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杨树明?说,“我感觉到白玉的特质更适合表现一些柔美的题材,白玉的美在于它含蓄、内敛的阴柔之美,这更适合表现女性,这样的创作也更具有创新性,更具有观赏性。”“寻找新的突破,在这个传统的行业里,是需要冒风险的。”杨树明说,过去的玉雕设计,往往内容决定形式,它会僵化创作设计的艺术思维,也就失去了玉雕艺术的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