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是怎么样形成的? 翡翠原石是怎样生成的?

1, 沙眼是怎么样形成的?

t018a9b5c1d1fc6846b.jpg

沙眼

是由沙眼衣原体抗原A~C引起的慢性结膜炎症,原因是眼睑和眼睛结膜粗糙不平,形状像沙粒。解放前,这种疾病是中国失明的主要原因。现在由于医疗和健康状况的改善,这种疾病很少见,由此引起的并发症也日益减少。

1, 沙眼是怎么样形成的?




[临床表现]

1.急性或亚急性期:潜伏期5~12日,多发于儿童及少年,常双眼发病.有流泪、畏光、异物感等症状.分泌物粘稠,结膜充血显著,乳头增生,上下穹窿部结膜满布滤泡.可合并角膜上皮炎.急性期可不遗留瘢痕而愈.

2.慢性期:急性期经过1~2个月即进入该期.结膜充血减轻,显污秽肥厚,乳头增生,.滤泡大小不等.滤泡于上睑上缘及上穹窿结膜显著,下睑则少而轻.此期经过数年乃至数十年,结膜病变逐渐为结缔组织所代替而形成瘢痕.初期瘢痕于上睑之险板沟,呈白色横纹,渐次发展为网状,后全部为瘢痕而显白色.该病早期即有血管从角膜上方结膜侵入角膜缘内,重者如垂帘状,名为沙眼角膜血管翳.

3.临床分期

I期:进行期,即活动期.乳头滤泡并存,上穹窿结膜组织模糊不清,有角膜血管翳.

Ⅱ期:退行期.自瘢痕开始出现至仅留少许活动病变.

Ⅲ期:完全结瘢期.活动病变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此期已无传染性.


[诊断]

1.沙眼的早期诊断较难,有时只有下“疑似沙眼”的诊断.根据上睑板上缘及上穹窿结膜混浊、肥厚、血管走行不清、乳头增生、滤泡融合、血管翳、条状或网状瘢痕即诊断为沙眼.如结膜刮片证实包涵体的存在,则可确诊.

2.应与下列疾病鉴别

(1)慢性滤泡性结膜炎:滤泡多见于下穹窿部与下睑结膜,滤泡形小,大小均匀,排列整齐,不融合,无瘢痕,无血管翳.

(2)包涵体性结膜炎:滤泡以下睑下穹窿结膜为显著,没有血管翳与瘢痕.


[治疗]

1.西医药治疗

(1)点0.1%利福平或0.1%酞丁安的生理盐水混悬液或0.5%金霉素或新霉素眼药水,电可点0.25%的氯霉素眼药水、10%~30%磺胺醋酰钠眼药水,每日 3~6次,每次1~2滴.晚上涂抗生素眼膏.

(2)口服碘胺制剂、螺旋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及强力霉素等均可收效.需与局部点药配合.

(3)后遗症及并发症参见有关病治疗.

2.中医药治疗:本病相当于中医的椒疮和粟疮范畴.本病配合中医药治疗,特别在急性亚急性期,可收良效.

(1)风热偏盛:眼内痒涩,迎风泪出,睑内细小颗粒丛生.

治法:散风清热.

方药:见麦粒肿内容.

(2)脾胃热盛:涩痒痛重,眵泪多而胶黏,羞明难睁,睑内红赤,脉络模糊,颗粒大,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清脾胃,祛风邪.

方药:广陈皮、防风、元明粉、荆芥、桔梗、大黄各10克,连翘、知母、黄芩、元参、生地各12克,黄连6克.

(3)血热壅盛:眼刺痒灼痛,碜涩羞明,眵泪黏胶,睑内颗粒累累,连而成片,色红赤,甚则黑睛赤膜下垂.可兼心烦口干,舌红,脉数.

治法:凉血散淤清热.

方药:大黄、红花、白芷、防风各10克,当归、栀子仁、黄芩、赤芍、生地、连翘各12克,生甘草6克.町酌加丹皮.


[预防与调养]

避免接触传染.公共场所的公用洗浴用具须严格消毒.提倡一人一巾一盆.不用脏手揉眼.

2, 翡翠原石是怎样生成的?



翡翠原石翡翠属辉石类,单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Si2O6,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往往伴生在蓝闪石、白云母、硬柱石(二水钙长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在3.25—3.35之间,熔点介于900—1000°C之间.

玛瑙的历史十分遥远,大约在一亿年以前,地下岩浆由于地壳的变动而大量喷出,熔岩冷却时,蒸气和其他气体形成气泡.气泡在岩石冻结时被封起来而形成许多洞孔.很久以后,洞孔浸入含有二氧化硅的溶液凝结成硅胶.含铁岩石的可熔成份进入硅胶,最后二氧化硅结晶为玛瑙.

3, 沙眼是怎么形成的?怎么治?



沙眼(Trachoma)是由沙眼衣原体(chlamydia)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是致盲眼病之一.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


潜伏期约为5~12日.通常侵犯双眼.多发生于儿童少年时期.



1.症状 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很多粘液或粘液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治疗措施 一旦发现沙眼应及时治疗.治疗方法可选局部用药,常用眼药水有0.05%~0.1%利福平、10%~30%磺胺醋酰钠、0.1%酞丁胺等,每日3~4次,晚上用眼膏1次,如0.5%四环素眼膏、0.5%金霉素眼膏等.全身用药因用药时间长和药量过大,易发生副作用,故很少使用.有时也可采用手术疗法.重度沙眼滤泡较多者,可用海螵蛸棒磨擦法及压榨法治疗,操作时应注意消毒,磨擦手法不可过重,切不可损伤角膜,病变严重而广泛时,可分期分阶段进行磨擦.此法只起辅助作用,仍要配合药物治疗.严重的沙眼并发症,如沙眼性上睑下垂、睑内翻倒睫、睑球粘连等,可以采取手术矫正.角膜血管翳严重者可考虑施行角膜缘血管电烙术.中医治疗本病,当内外兼施,轻症可以局部点药为主,重症则除点眼药外,宜配合内治,以疏风清热,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



自磺胺及抗生素应用后,沙眼治疗上有了显著进行.实验研究证明,利福平、四环素、金霉素、土霉素、红霉素、磺胺及氯霉素等对沙眼衣原体有抑制作用.



1.局部用药 0.1%利福平或0.5%金霉素或四环素眼药水每日滴眼3~6次,效果较好.但此类药物水溶后,数周即逐渐失效,需重新配制.若制成眼药膏或混悬液可保存较久.10%~30%磺胺醋酰钠和0.25%~0.5%氯霉素眼药水易于保存,效果亦佳.前述各药一般需持续用药1~3个月.亦可行间歇疗法即用药3~5日后,停药2~4周,再行用药,效果亦佳,易于坚持,对于大部分结瘢而仍有残余乳头增生“小岛”者,可以硫酸铜笔腐蚀,促进结瘢.



2.全身治疗 急性期或严重的沙眼,除局部滴用药物外,成人可口服磺胺制剂等.连续服用7~10天为一疗程,停药1周,可再服用.需2~4个疗程,应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3.手术治疗 乳头增生严重的,可行药物摩擦,以棉签或海螵蛸棒蘸蛸棒蘸磺胺或四环素,摩擦睑结膜及穹隆结膜.滤泡多者行压榨术,局麻下以轮状镊子挤破滤泡,排出其内容,同时合并药物治疗,促进痊愈.对消眼的后遗症如少数倒睫可行电解术,睑内翻倒睫者,需作手术矫正.


4, 翡翠是什么 翡翠有哪些特点 翡翠岩石是如何形成的



翡翠(jadeite), 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在古代翡翠是一种生活在南方的鸟,毛色十分美丽,通常有蓝、绿、红、棕等颜色.一般这种鸟雄性的为红色,谓之"翡",雌性的为绿色,谓之"翠".


形成原因

翡翠是由以硬玉为主的无数细小纤维状矿物微晶纵横交织而形成的致密块状集合体.对于自然界翡翠的形成,主要有四种主要观点:

翡翠

第一种观点认为是岩浆在高压条件下侵入到超基性岩中的残余花岗岩浆的脱硅产物.

第二种观点认为是在区域变质作用时原生钠长石分解为硬玉而形成;或者认为是在板块碰撞产生的压扭性应力和低温作用下,钠长石先形成变质程度较低的蓝闪石片岩,进一步变质成硬玉而成.

第三种观点认为是在花岗岩脉和淡色辉长岩类岩脉在12~14kPa压力下,在钠的化学势高的热水溶液作用下发生交代而成.

第四种观点根据硬玉岩中含水~甲烷~硬玉三相包裹体的发现认为翡翠是由近硬玉硅酸盐熔体结晶而成,认为这种熔体源于300~400km处地幔中广泛存在的含碱辉石层.

主要成分

依据亚洲宝石协会(GIG)2007年的翡翠研究报告,翡翠学术参数如下:

1.化学成分:硅酸盐铝钠—NaAI〔Si2 O6〕,常含Ca、Cr、Ni、Mn、Mg、Fe等微量元素.

CAS:1344-00-9翡翠

2.矿物成分:以硬玉为主,次为绿辉石、钠铬辉石、霓石、角闪石、钠长石等.

3.结晶特点:单斜晶系,常呈柱状、纤维状、毡状致密集合体,原料呈块状次生料为砾石状

4.硬度:6.5—7

5.解理:细粒集合体无解理;粗大颗粒在断面上可见闪闪发亮的“苍蝇翅”

6.光泽:油脂光泽至玻璃光泽,高档品皆为玻璃光泽

7.透明度:半透明至不透明

8.相对密度:3.25——3.40,点测法为3.33克每立方厘米

9.折射率:1.66

10.颜色:颜色丰富多彩,其中绿色为上品,按颜色可分为三种类型;①皮类颜色玉观缘翡翠(8张);指翡翠最外层表皮的颜色,其形成与后期风化作用有关.这类颜色为各种深浅不同的红色、黄色和灰色,其特点在靠近原料的外皮部分呈近同心状.红色常称为翡;②地子色:又称“底子”颜色,有底色之意,指绿色以外的其他颜色,为深浅不同的白色、油色、藕粉、灰色等;③绿类颜色;指翡翠的本色,这类颜色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