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翡翠的鉴定

翡翠常见的处理方法主要有漂白、浸蜡、漂白、填充(B货)、染色、漂白、填充(B2C)或染色(C货)等。

在实验室检测过程经常遇到的是这两种方法处理的翡翠(B货、B+C货),检测人员对于翡翠的鉴定,更多是在红外光谱的帮助下区分是A货翡翠还是B货或B+C翡翠,因此检测人员主要依赖红外光谱对于B货或B+C翡翠的鉴定。但对于C货翡翠,大家很容易忽略了对它的鉴定,忽略了显微镜下观察染色翡翠的颜色分布特征。

染色翡翠就是直接经过染色处理的翡翠,一般用于染色的翡翠颗粒较粗而且小裂隙较发育。染色用的染剂多种多样,如氨基染料、铬酸盐以及市场上常见的紫色、绿色抛光粉等等直接当做染剂对翡翠表面进行染色。

利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放大观察颜色的分布,由于染料沿颗粒或裂隙进入翡翠,所以看到染色的颜色多呈丝网状分布,在较大的绺裂中可见染料的沉淀或聚集。染色翡翠的鉴定除了显微镜下放大观察,还可以利用分光镜或紫外光谱仪、紫外荧光灯辅助判定。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实验室曾经检测到一件翡翠样品,从肉眼看样品为玻璃光泽,颜色分布较均匀,整体呈绿色,红外光谱反射为典型的翡翠特征光谱,透射光谱为天然翡翠的特征吸收峰,没有出现环氧树脂等人工树脂的特征吸收峰。

图1 检测样品

但是通过宝石显微镜放大观察可见绿色主要沿着玉石表面细小的裂隙呈丝状分布(图2),没有色根。分光镜下红区可见一条吸收带(650nm吸收带),而不是天然绿色翡翠的三条吸收线。紫外荧光呈惰性(有些染剂有荧光)。

图2 绿色染剂沿裂隙呈细丝状分布

另外表面残留有大量绿色、紫色抛光粉的翡翠(图3),也主要是通过显微镜放大观察并结合紫外荧光鉴定,抛光粉残留严重,已经影响玉石本身颜色的翡翠直接定名染色翡翠。

图3 表面残留有大量绿色、紫色抛光粉的翡翠

染剂主要聚集在翡翠的表面凹坑和裂隙中,这是鉴别染色翡翠最直接的证据。因此利用显微镜放大观察宝玉石的内外部的特征,尤其是颜色的分布特征,不仅是对于染色翡翠,对于很多经过染色处理的宝石都是至关重要的。

看完本文,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