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此文,翡翠的历史文化知多少!

在无边无际的玉石世界里,不乏璀璨的宝石。温暖、湿润和克制的翡翠玉石只为东方人所喜爱。自古以来,就有一句经典谚语“君子胜于玉”。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内向、温柔、矜持的气质。这完全符合翡翠玉石,符合中国的审美标准。结果,翡翠热在中国甚至整个东方形成。早在很久以前,这位先生就特别喜欢玉。

因而君子佩玉,除了明志,还有两个作用,一个是“节步”,行路时温文尔雅、不疾不徐,所戴玉佩发出的声音才会有序而不凌乱,长久佩戴自然可养出君子风范;另一个,行走时环佩叮当,向人昭示自己是个光明磊落的人,不会行偷听窥看等非礼之事。“君子以佩玉为美”大概就是出自此吧。到了唐代,更有明文规定“文武三品以上金、玉带”,玉带被定为最高等级,只有帝王和三品以上的官员才有资格使用。玉,也逐渐成力中国人心目中“德”的代名词,它除了被人拿来比“德”也被人拿来试“德”。

些许趣闻:

武则天曾经把诸皇孙召集到殿上看他们玩耍,然后出示了西国进贡的玉环钏杯盘等,排列于前后,命令孙子们争取,以观其志,孙子们莫不抢先恐后,独有李隆基端坐,不为所动。武则天大为惊异,抚摸着他的背说,此儿当为太平天子。然后取出太宗珍藏的“玉龙子”给他。

皇室自古多争端,武则天利用一些玉器挑选出真命天子,而明皇帝朱见琛则推出“一团和气”,试图平息帝王间的矛盾和内斗。朱见琛的父亲英宗夺取其弟代宗的帝位,并杀害了抗击瓦剌有功的兵部尚书于谦。朱见琛继位后,痛定思痛,亲手画出了《一团和气图》,题跋曰“合三人以为一,达一心以为二,忘彼此之是非,蔼一团之和气”,意思是只有皇室内部、大臣之间一团和气才能“以此同事事必成,以此建功功必备”。官中玉匠随根据此主张雕出了“一团和气”玉饰。之所以选用玉这种材质来承担这个劝戒的作用,应该和玉的柔和温润分不开的。也只有玉,才能无愧于此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的祖先历来就爱玉,欣赏玉是一种高尚的嗜好。我们的祖先早在公元前五千多年,就认识到玉石的坚硬和美丽,玉石不仅可以用来磨制工具、武器,又是美丽的装饰物件,寄托了人们的艺术情怀和精神追求,而且还作为一种礼器用来祭祀祖先,因此中国玉器一开始,就带有神秘的色彩,有辟邪,象征着权力、财富、贵贱等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和田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选用和田玉,故宫珍藏的勾连纹玉灯,就是标准的和田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和田玉结合起来研究,用和田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为适应统治者喜爱和田玉的心理,便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附在和田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

玉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历史,更反映了人们以玉比德、陶冶情操的愿望。

中国是世界上开采玉石最早的国家,近七千年的用玉历史成就了以新疆和田玉等为代表的璀璨玉文化,从周代的“三礼玉论”到唐代玉器中的佛教文化,无不表现出玉器与生俱来的细腻与温润。到清晚期,晶莹剔透、翠绿盎然的翡翠后来居上,顷刻间独领玉石之风骚,更多翡翠,威--信.w我 : s33 48 88 成为玉石之王。

乾隆、慈禧都是翡翠“发烧友”

翡翠称王与当时统治者的喜爱有很大的关系。传说乾隆就是翡翠最大的“发烧友”,当时皇帝身上的饰物、手玩件、宫廷摆宝阁上的摆设很多都由翡翠雕刻而成,乾隆对翡翠的喜爱更是到了痴迷的程度,每年命令云南巡抚进俸的物品就是翡翠玉器,尤为钟爱的就是被后人命名为“乾隆盛世十八宝”的十八件玉器,并成为后来玉器行争先效仿的玉雕题材。

“还有一个女人对翡翠的影响可谓是巨大的,就是慈禧太后,她对翡翠的喜爱、收藏绝对是顶级的,众所周知的“翡翠白菜”(现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当时的价值就是500万两白银。令人叫绝的“翡翠西瓜”共四个,两个白皮黄籽粉瓤,两个绿皮白籽黄瓤,价值600万两白银。只可惜这些宝贝很多都流失了。”

唐朝就开始收藏新疆和田玉

新疆和田玉的历史更加久远,从唐朝宫廷里就开始收藏、使用和田玉了。尤其唐明皇爱玉如痴,常将玉赏赐给有功之臣和爱妃。北海团城国家珍宝馆,进门最大玉件就是新疆和田玉雕件—《大禹治水》,足有十几吨重。据说:当时皇帝下令限期三个月从新疆昆仑山运到北京,由于路途遥远,交通工具落后,误了期限领军大臣被杀头了。这块偌大的和田玉雕了几十个人物、山水、松柏和桥梁,大禹挥旗指挥民工造渠,场面壮观,雕刻生动,更让人惊叹的是,在那个无电、无工具的年代又是怎么雕出如此巨大的雕件的。解放后,国家有关部门组织中国顶级的玉雕老艺人(号称五大巨首)研究这件作品是怎样雕出来的,专家们都望石兴叹,这至今还是个谜。

翡翠的流行

传说十三世纪初,云南的一个盐商偶然的从缅甸驮了一块石头回国,那块晶莹透亮的绿石头一下子征服了爱玉的中国人,这块石头就是翡翠,因其色泽艳丽、产出稀少、具有玻璃光泽、质地滋润、韧性较强、硬度高,在玉石家族中称“硬玉”,又称“玉中之王”。

翡翠产地多属于未开发山区,虽不致鬼魅魑魍、豺狼虎豹,但孟尹深山,往往走上一日不见阳光,茫茫林海,只有求玉人走出的小毛路;雾露河,滚滚浊流,每逢夏日雷雨天气,水面上处处泡起,缕缕烟生,烟生至三尺高度即聚拢不散,人坐在船中,伸手不见五指,如入五里雾中。除了蛮烟瘴气,蚊蟒疟疾以外,环境恶劣,加上工具原始,旱季短少,物资缺乏,玉石的开采,备极艰辛。

直到18世纪,随着科技的进步,翡翠才真正大量进入中国云南。虽然翡翠从传入到应用也只有300~400年的时间,但由于喜爱翡翠的人们赋予其神奇的文化内涵,其短暂而辉煌的历史足以让其他玉石羡慕不已,并与其他玉石一并构成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玉器文化。明代,我国出现缅甸翡翠;清代,由于王公贵族的喜爱(尤其是受到清朝乾隆皇帝的推崇和慈禧太后的癖爱),被称为“皇家玉”,由此翡翠身价百倍,成为玉中极品。翡翠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眼中,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石头,还带有神秘的信仰和附托。古人与今人都皆爱玉、喜玉、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现业已成为世界各地炎黄子孙及韩国等地最流行的玉石,佩玉爱玉已成为一种现代时尚。

看完本文,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