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翡翠的鉴别技巧和新翡翠的鉴别技巧

说到翡翠,关于什么是旧的翡翠,什么是新的翡翠,旧的翡翠还是新的翡翠,如何识别旧的翡翠存在争议?

我们辨识古玉之真赝,一般是从“形、工、沁、浆、质、韵”等六个方面,综合考察、辩证判断,对翡翠当然也是如此。在古玉真赝辨识中,“工”“浆”和“质”尤其明显地体现着一件作品的时代及真赝特征。因此,对于清代翡翠,在“质”无异议的前提下,首先分清其做“工”究竟是“手工”还是“机器工”成为关键。

“手工”是制作玉器的传统方法,此方法一直延续到电动工具出现以前。此后,便出现了电动工具与手工混合使用,一直到近几年又出现了数控机床雕刻。在玉器的留痕中,是“手工”痕迹,还是“机工”痕迹是很好区分的。现代已经有了现成的雕玉机器,且不说现在有很多古老雕玉技法已经失传,就工本费而言,也已经不允许玉工们完全用手工制作一件玉器,包括翡翠。

其次,就是上百年老玉器的“浆”即“包浆”。“包浆”是一种物件自然的在空气或水、土壤中形成的,可感知而又不能游离于物件本身表面之外的物质。在各种玉器上,可表现为玻璃光、亚光、伴随次生物或无次生物等,有老厚轻薄之分。清代玉器有的入过土,有的从未入土,但由于受当时制作工具限制,其表面抛光程度远不如现代,其包浆的“亮光”就远没有现代玉器因高精细抛光,而形成的“高亮光”。因此,“老包浆”与“抛光亮”也很好区别。识别了“手工”还是“机器工’,再分清了“老包浆”还是“抛光亮”,一件翡翠的新老便一目了然了。

此外,老翡翠本就没有A、B、C之类的分法,只要是老翡翠,它一定是天然的A货。由于现代技术的介入,也有了A、B、C之类的分法。

换言之,就一定程度来讲,根本没有必要人为地给老翡翠套上所谓的国检标准。何况,国检标准本身就问题多多,而且是非正常地介入。当然,如果硬要给老翡翠鉴定用一套标准的话,那就是,密度3.28—3.45,折射率1.65—1.68,硬度6.5—7。如此标准,既科学,又简单明了,且不会被任何利益集团所操控。

老翡翠的鉴别技巧小技巧

1、看棉:老种翡翠棉很少,就算有,棉也是呈现细微的点状,新种翡翠棉多,也伴随很多像冰渣一样的东西。

2、看是否起胶:老种翡翠有时候会给人视觉上一种很透的同时又觉得肉质里似乎包含着胶状物,胶状物均匀分布,溶于肉。给人很踏实,很有内涵的一种感觉,新种的不会。

3、看灰度:通常水头好的老种翡翠总是带着一点灰色,如果碰到水好、种老又没有一点灰色感觉的老种翡翠,价格是相当棘手的,不是几千能解决问题的。(当然这价格还取决于很多方面,比如原料的购买高低,做成成品时的雕工、成品的大小、工的好坏、成品形状的规矩与否,以及内含物等等,总之比一般的老种翡翠要贵)。

4、看荧光性:水好的老种翡翠有时候会感觉从翡翠内部发散着一种光,柔和而有内涵。

翡翠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已经不仅仅是一个首饰,在玉器文化浓郁的中国,翡翠不但是爱美女性首选的装饰之物,更是年轻人的定情之物

看完本文,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