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文化

石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文化的载体,是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传承。在中国人眼里,玉不仅仅是一块石头,而是一种生长在天地之间的精神事物,吸收天地灵气,沉淀历史沧桑,化天地为历史。玉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玉文化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象征着美丽和纯洁,因为玉已经被皇室喜爱了几千年,玉也被认为是权力和地位的象征。

翡翠是最珍贵的玉石,被称为玉中之王,在玉石文化中独占鳌头。它能从众多玉石中脱颖而出,不是因为它有美丽、魅力的外表,还是因为形成翡翠的质地条件极为苛刻,一块好的翡翠需要天地的成全。

对玉的认识,自古有之。孔子对玉的认识,去中庸之道,强调对礼的内容的表达,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强调质的和谐。孔子开儒家论玉之先河,对玉器的理念和影响也最大。墨子和韩非子在论玉时略显偏执,认为玉器的好坏在其玉质,不在于加工形式。《周易·说卦》认为玉有阳刚之性,与君、父、男性同属于乾。这对玉器的帝王化、人格化很有影响。

以玉为玺的制度从秦朝开始,一直沿用至清朝,足见在皇室等,都是祥瑞翡翠;唐宋时期玉雕童子和花鸟图案的翡翠广泛出现;明代后期,在翡翠的雕琢上,往往采用以中“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图案纹饰;清代翡翠中大量出现吉祥图案,体现了当时人们希望借助翡翠来祝福他人、保佑自身、向往与追求幸福生活的心态。

也许很多人只是单纯地感叹翡翠的光泽,观看翡翠带给人的视觉冲击,而不懂翡翠究竟有何魅力让无数人为之倾倒。读懂翡翠,就是用心感觉翡翠——感受翡翠的纹理、翡翠的工匠激发的艺术灵感。翡翠是吸收天地精华、历经地质不断变化的石头,其内部特征充满着无数的变幻。无论绿色还是红色,或黄色,点缀在白底上,形成每一块独有特质,再加上工匠师精心雕琢的艺术灵感,呈现的完全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美感。遇见每一块心仪分翡翠,是你跟它的缘分。懂翡翠的人都说,翡翠通灵性,常戴翡翠能使其更加透亮,这就是要用心灵去感悟的部分。

鉴赏翡翠,对时间、地点、心情、光线都是非常挑剔的,因为不同的光线、不同的心情会让你看到不同的翡翠的魅力。色、种是翡翠的根本,围绕着翡翠的根,工匠们发挥出全部的心血和汗水,把它的纹理诠释得淋漓尽致。玉不琢、不成器。一件真正的珍品从选矿到开采,从切到雕刻,所有的过程都孕育在这六个字之中。

人们钟情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的升值空间。翡翠出现在历史舞台上,源自于一个遥远的传说。传说13世纪,一位中国云南的商人经商回家的途中,为了让骡子能够平衡,随手捡来路边的石头放在骡子背的另一个口袋里。回家后商人丢弃石头,随手一抛,石头竟然裂开了,里面露出了鲜绿色。这就是缅甸玉被发现的传说。七百年前为了寻找更多财富的云南商人不曾想到,这种石头引来了数百年后人们千辛万苦的挖掘。今天,在缅甸,每天有不计其数的人在挑选他们中意的石头,以期从土壤中发掘绿色的翡翠,为他们通往财富的道路铺路。

从古至今,多少矿工穿梭于山石中,就因为这种神秘的石头,它可以让人一夜暴富,也可以让人一夜破产。侥幸心理是人的天性,所以也就存在了“赌“这个词,不可思议的神秘感始终笼罩着缅甸那片矿山,千百年来吸引无数的人趋之若鹜。有一句话最能概括翡翠的这一特性:"有着卑微的起点,被一层厚厚而又难看的外皮包裹,却演化到具有谜一般价值的珍宝,翡翠确实是不可思议的宝石。”

看完本文,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