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种的翡翠传说

今天,我想告诉你关于传说中的“龙石种”,也被称为“老龙种”。

说起“龙石种”就不得不提起一个人,一个对翡翠在中国传播骑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人。

我猜大家都猜到了一个女人,但我想说的是一个男人,翠友们猜的女人想必是慈禧太后吧

大家都知道她的翡翠白菜,但真正给翡翠正名的是这个男人——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

相传乾隆年间,缅甸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藩属国,每年要向大清进贡,有一次在一批贡品中,一堆翡翠手镯和花牌突然就吸引住了我们的乾陵皇帝,乾隆皇帝仔细端详着这对手镯。

晶莹剔透、荧光闪烁、无比好看,而且发现在早中晚这对手镯还能显现出不同的色彩。

早晚呈现紫红色,中午呈现蓝紫色。于是乾隆就问大臣们,这是什么玉?

当时翡翠还属于非真玉,持续关注我的翠友,都知道在前面我讲到了非真玉这个概念。

所以在当时没有大臣敢搭腔,因为历代君王所遵循的宫廷玉器是和田而不是翡翠。

而且当时在进贡的清单里,唯独这句快翡翠没有写明来历,据传闻是为了避嫌,

其实在当时腾冲人将这块翡翠叫做“龙石种”,但名字中有一个“龙”,难免有犯上之嫌,所以就不敢如实说明。

万岁爷问了,大臣们都无人敢吱声,这个时候有一位铁齿铜牙之人站了出来。

想必大家都知道此人是谁,那就是当时的礼部尚书纪晓岚。

他最了解乾隆,所以趁万岁爷看到美物高兴之际,道出了其中的玄机:

“启禀皇上,微臣听说此乃云南出产的上等翡翠玉,当地人称‘龙石种’,微臣以为此名称恐有以下犯上之嫌,故将其名省去,微臣以为此名不妥,还望万岁爷赐名。”

乾隆皇帝听后龙心大悦,笑称:“无妨,既然是好玉,还是叫隆种的好!”

从此翡翠伴随着乾隆皇帝的赐名逐渐走上了台面。

那为什么腾冲人叫它“龙石种”呢?

龙石种手镯

其实是源于缅甸厂区中有一个叫龙河的厂口,龙河这个厂口在明末清初挖掘出一种黄白砂皮的优质翡翠玉石,人称“龙石种”。

那为什么乾隆皇帝会在不同的时间看到这条手镯不同的颜色呢?我们引用马崇仁先生在《形象翡翠学》中的解释:

那是因为手镯内部有少量的棉,而且呈相互平行的丝状分布,而且具有明显的方向性。在光照下会对光产生集中反射,而出现丝绢光泽。当翡翠被琢成弧面或圆条手镯时,就会在弧面上形成一条明亮的光带。这光带会随着玉件的转动以及光照角度的改变而发生移动,因而就出现了“活光”现象。这种现象也可叫“猫眼效应”。猫眼效应出现在“猫眼宝石”上并不足奇,但出现在龙石种翡翠上就显得非常稀罕了,因而十分珍贵这是其一。

其二,老龙种翡翠出现“变色”同样是一种光学效应,这是因为老龙种翡翠局部有冰紫玉肉的缘故。冰紫翡翠对光照色温的反应特别敏感(色温是表示光颜色的量,用K值表示)。当日出日落时,太阳斜射,色温低(1800K),色光的长波多短波少偏红,透过翡翠的红光就多,因而紫色翡翠就会显紫红色。中午太阳直射,色温高(5500K),色光的长波少短波多,偏蓝,透过翡翠的蓝光多,因而紫色翡翠就会显紫蓝色。这就是老龙种为何会“变色”且被称为“变色龙”的缘故。

其实,不同的灯光源,因其色温不同,对翡翠颜色(包括绿色、紫色)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例如白炽灯的色温是3000K,色光偏红偏黄;而日光灯的色温是7200~8500K,色光偏。因此,紫色翡翠在白炽灯照射下就会偏红,而在日光灯下则偏蓝。

不同光源翡翠颜色的呈现不同

那么现在还有没有“龙石种”了?

答案是几乎没有,因为在民国时期龙河厂口就已经宣告枯竭了。如果还有,应该在藏家手里。

看完本文,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让更多的朋友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