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德次符

鉴赏玉器在中国古代形成了一套理论体系,其中“第一美德第二象征”理论最具代表性。根据考古和文献资料,春秋以前玉器使用者的心态主要是为了达到尊严、高贵和美丽。春秋时期,这种心态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个重要的变化是玉的拟人化。春秋末期,孔子等人倡导“君子胜于玉”等理论。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词语如“玉有美德”、“第一美德从属于品格”、“玉不可碎”、“君子必须佩戴玉”等都说明了人们对玉的热爱和重视。

所谓的玉“德”,是借玉料特性比喻人格化的“仁、义、廉、信、道”等等。所谓“符”,是指其上的玉色和饰纹等。“君子必佩玉”是来源于“首德次符”说及“君子比德于玉”说。因为当“君子”佩上成组玉佩后,若走路太慢,就没有相互冲击而发生的叮当美玉声,即所谓“其声不扬”;若走得太快,则撞击的叮当声会杂乱无章,即表示“君子”伦理失道;唯一的办法是佩玉君子走路时要求不慢不快,有节奏感,方能使玉佩发出动听适度的美“德”之声。君子“必佩玉”发出的声音,除表示“君子”已“比德于玉”和“节步”外,也表示“君子”时刻以玉之德比己之德,提示自己的为人处事必须光明正大。

章鸿钊先生在《石雅》中也曾提及“首德而次符”,形成了“德为质,符为彩”的说法。就鉴赏玉石而言,“德”是翡翠的质地,“符”是玉石的色泽。品评玉石的质地是第一位的,即玩玉、赏玉、藏玉的人首先都要重视玉德,而色泽是第二位的,处于从属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