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精品和田玉雕件 选材和设计的关系很难说谁先谁后

玉雕技术是对我国玉雕技术的总结。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线刻,即形成图案的单线刻。

二、薄意:即有画意的极浅的薄浮雕。

三、圆雕:即为三维立体的雕刻造型。

四、浮雕:即在平面上雕刻出凸起的图案或造型。

五、内雕:是深人玉料内部雕出圆雕及浮雕造型的玉雕手法。

六、俏色雕:即巧用玉料的多种颜色,使不同的颜色恰好分布在玉雕需要部位,使作品有巧作天合之感。

七、楼雕:也称透雕,即雕琢不局限于玉料的一面,而是穿透玉料,铰空雕刻,从而在玉件中存在许多两面相通的空间。此外还有很多玉雕手法的专业用语,在我们翻阅有关玉雕类的书籍,尤其是古玉方面的书籍时,若不明白含意,则很难按其字意去学习鉴赏方法。如双沟阳纹或称双沟线、阴刻、阳刻、减地阳纹等等。双沟阳纹也称双勾阴线纹,是商代才出现的雕琢手法。是并列的阴刻双线条,看上去像阳纹线,其实不是,而是将纹线的两侧浅磨去两条凹枯,它们是斜下的浅沟,并非直下的切壁,所以看上去像阳纹浮雕。这种特点与当时的琢磨轮具直接相关。现在的加工工具即便是仿制,在细节上也很容易出破绽。

对于精品和田玉雕件来说,选材和设计的关系很难说谁先谁后,有时可能先有玉料,而后设计玉雕方案;有时也可能是先有玉雕方案再去选择玉石。通常都是因材施艺,即先有玉料,后行设计。选材要讲究玉料的质量和大小,不能有大的裂纹和瑕疵。若是应具体设计而选材,更要选择质地、颜色和特性,以便与设计的主题相和谐。一件完美的玉雕工艺品,应该是玉质美与造型美的高度和谐而造型美则取决于仔细研究了原石之后的设计方案。因此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通常玉雕工艺品的设计人员不只懂得美术设计,更应了解各种玉石的各种特性如韧性或脆性、硬度、热敏性、化学稳定性、裂纹发育情况、瑕疵延伸情况等等,才可能真正保证其设计的最后实现,否则很可能半路夭折。设计工作并非只在开始琢磨前进行,往往贯穿制作过程的始终。设计人员要根据玉料在制作中发生的变化以及制作者的能力和水平,随时改动设计稿,逐步引导完成制作。玉雕设计一般分为粗绘和细绘两道工序。粗绘是在开始琢磨之前,把造型和图样直接绘在玉石上;细绘是在制作中把局部细致的要求绘出来,以便于制作者领会设计意图。玉石上绘好设计稿后,就可以开始加工。

琢磨是按设计要求出造型的一道大工序,操作时通常分为切割和雕磨两个分工序。切割工序较为简单,即用切割工具除去石皮(若有的话)及设计轮廓以外的边角余料。此外,也要挖去不能用的瑕疵或脏点,剔除有碍设计的"砂丁"或杂石等等。最后得到一块初具雏型的玉雕料坯。玉雕行业内在此道工序中的一些基本手法都有专门的名称,如铡、摽、扣等。铡即切削,切去不要的部分摽是去棱角;扣就是挖去脏点或"砂丁"、杂石等。事实上,这此手法也用于雕磨过程。切割使用的工具主要是起切削作用的铡钝,錾铊,丝子锯、开料锯、扣活机等等。雕磨则是出设计造型的工序,其基本手法和步骤是冲、磨、钝勾等。所谓冲,是指较大面积的磨削。用冲钝(直径3~4cm)或金刚石砂轮将高低不平的部分冲成玉器粗坯。所谓磨,是用大小不同的磨钝磨出大样,即磨出设计中的主要部分的轮廓形态,如人物的头、手和身体等等。所谓轧,是指深度磨削,即用轧钝轧出较细部分的立体感,如给人物头部开脸,轧出嘴、鼻、耳等。所胃勾,即是用勾拖铊勾出细部的细微花纹,如人物的头发以及鸟羽龙鳞等等。细部的雕磨还有撤、掖和顶撞等手法,因而使用的雕磨工具也应不同的作用而五花八门。

琢磨好设计造型的玉器,还要进行抛光。抛光的具体操作过程与琢磨类似,但使用的工具和磨料(即抛光剂)与琢磨时不同。工具一般用树脂、胶、木、布、皮、葫芦皮等制成与琢磨时的铁制工具或钻粉磨头形状类似的工具带动抛光粉进行抛光。也可下浸机抛光。浸机抛光需要时间较长,大约要一星期左右,但一次能抛光很多件。抛光完成后的玉雕制品通常都需过蜡。过蜡方法与前面讲述的相似。只是从蜡液中提出时,需仔细将多余的蜡液,尤其是玉雕品的凹缝等处擦拭千净,从而使玉雕工艺品熠熠生辉。对于玉雕工艺品而言,过蜡并不算结束,还需配上适当的木座和锦盒,即完成玉器的装演,才算真正完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