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云南大理玉雕师 北京开始玉雕艺术

“我们都需要沉淀,”卢魁嘴里叼着一支烟说。他身后的电脑里有轻音乐,屋外有雨,桌子上堆着各种玉石材料。

山水出生于桂林,从小就受到艺术的熏陶。年轻时,他遇到了画家,学会了临摹。高中毕业后,他学习珠宝设计并从事玉雕。渐渐地,他开始追求翡翠艺术,2008年,他建立了一个“制造图书馆”来创作翡翠艺术,2010年,“制造图书馆”在瑞丽发展迅速。他想把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技术与古今结合的思想结合起来。

这也是他的“当代玉雕艺术”梦。

童年学画经历 形似电影《功夫》场景

因为生在桂林山水间,卢葵小时候就对画画有一种强烈的爱好,谈起他学画的过程,和周星驰电影《功夫》最后的片段有几分相似。

桂林作为旅游城市,自是受到画师墨客的青睐,卢葵小学时有一次路过一个画摊,见到了一位一只手拿五支笔作画的画师。好奇的他于是每天都去边上看。

长此以往,画师也很奇怪,就问他:“你干嘛不回家呢。”

卢葵说:“我想看你画画。”

“你想学吗?”“想!”

后来他跟随两位画师学画。“一位老师画人物,一位画山水动物,因为有年少时的基础,所以他如今雕起动物来,也栩栩如生。

除了画师的影响,父亲也是他的启蒙老师,“父亲手很巧,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家里的家具、生活用品都是父亲做的。”

卢葵的创造力从那时开始被激发,他可以用粉笔雕成子弹头,然后放在讲桌上逗老师。没有娱乐工具,他自己做火柴枪、鱼枪,用胶鞋自制潜水镜。因为做这些会破坏家里的一些物件,他没少挨揍。

从六七岁到高中,他对艺术的痴迷未减,对国画、素描、油画也都有涉猎。

北京开始玉雕艺术,恶补传统文化

1990年,卢葵高中毕业后,开始学习珠宝设计;1997年,卢葵来到瑞丽,做珠宝设计和镶嵌。那时候他对自己未来的定位并不是很明晰。做了几年镶嵌后,他又回到家与朋友合作做一个工作室做装修,之后,又去做铁艺,开家具厂。或许因为人生经历的丰富,所以现在很多人觉得卢葵的玉雕作品里有一种味道。

正式从事玉雕行业,是2005年。

原本很关注流行文化的他,开始注意到了传统文化对翡翠艺术发展的意义。“越是老的东西越有味道,我们做的是文化,需要了解历史、地理、政治等各方面的知识。”卢葵知道自己的文化修养还十分不足,于是开始疯狂恶补。“从文房、瓷器、陶器到牙雕,什么都看。”

在北京,卢葵最喜欢去二手市场淘旧书。

“哪怕只有一两页有价值,都会买,然后回到家用相机拍下来,整理到电脑上分类。”卢葵说,现在他还做着这件事,他有一个资料库。

他很喜欢纸质阅读的感觉。“眼睛可以将细节明显化。看书会激发一个人的创作灵感。”

在卢葵瑞丽的一间不到20平米的房间里,两个书柜都摆满了书,分类明晰。他能清晰地说每本书所在的位置。

成立“制造库”,准备打造当代翡翠艺术

2008年,卢葵有了“制造库翡翠艺术工作室”,“制造库是清朝的一个宫廷机构,当时看书的时候很喜欢,于是就借用了。”

2010年,因为瑞丽的翡翠文化基础和靠近毛料产地缅甸,他和两位兄弟来到瑞丽,这是他艺术道路上的一次提升。制造库也是在这里,被更多人熟知。

此前在瑞丽那段时光积累下的人脉帮了他很大的忙。“刚过来时,因为材料比较昂贵,不熟识的人不会拿材料给你做,之前结交的朋友信任我们,给我们一些东西做,慢慢地他们了解了为人和工艺,对我们就比较放心。”

“玉石行业的基础是信任”,卢葵的事业好了起来。2011年-2013年间,瑞丽神工奖玉雕评比中,他的作品多次获得最佳创意奖。

“我们从来不会去挑石头。”卢葵说,“每一块石头在自己眼里都有生命。现在,我一直在思考怎样去打造‘当代翡翠艺术’,“制造库”就是想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工艺相融合。”

如今冷清的翡翠市场对于卢葵来说,并没有受到影响。“我们可以趁现在多积累沉淀,提升艺术修养,准备迎接新一波的翡翠艺术高峰。”卢葵说。

来源: 云南信息报(昆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本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